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電動公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電動公車共有30項結果
政治社會

追上新加坡2030綠能城市目標 北市交通局:推拉並進、促進綠運輸

新加坡訂定2030綠計畫,目標交通尖峰期大眾運輸使用率要達75%,自行車路網總公里數達700公里。剛從星國參訪回國的台北市交通局局長謝銘鴻認為,該目標值得學習借鏡,北市也著手推動電動公車、自行車相關政策,努力轉型為淨零城市。

日期:2023-07-10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串起低碳綠旅 大眾運輸網完善 輕盈移動大台中

台中市的大眾運輸網綿密,無論是捷運、公車或公共自行車(YouBike 2.0)皆建置完善,讓你即使不開車或騎車,也可以自在又便利地利用大眾運輸網,輕盈移動於城市與近郊。

日期:2023-06-02

焦點新聞

斥資9000億,台灣史上最大發展計畫!2030年減碳目標24%,國發會關鍵12項戰略出爐

國發會週三(12/28)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12項」關鍵戰略,在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4大轉型策略,與科技研發、氣候法治的2個基礎下,揭示各部會具體節能減碳執行方案,估至2030年投入包含中小企業補助升級轉型等相關預算近9000億元,堪稱台灣有史以來期程最長、最大的國家發展計畫。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會中強調,未來攸關國家重大建設計畫,都要淨零規劃。不過,由於減碳計畫遠低於聯合國建議,並未觸及關鍵的「碳定價」機制,仍遭質疑嚴重低估全球氣候變遷緊急性,以及忽視台灣減碳責任。

日期:2022-12-28

2022縣市長選舉

謝國樑開支票、基隆人老被問「你的Gogoro呢」…交部不補助、1200月票卻能請?王國材曝關鍵

九合一大選落幕,基隆市長當選人謝國樑先前承諾,青年做公益就會送電動機車政見,受到外界關注,謝國樑並打算跟中央爭取經費。不過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回應不補助私人運具,至於1200元首都圈月票,地方提案就會補助,遭質疑是否大小眼,王國材周三(11/30)表示,交通部過往皆是從鼓勵公共運輸角度補貼。站在推廣公共運輸的立場,不會補助任何機車購車補貼。王國材表示,交通部一向都是對公共運輸購車、捷運建設等進行補助,不會補助任何機車購車補貼,這是站在推廣公共運輸的立場;至於1200月票是推廣公共運輸,跟交通部政策一致,與補貼購買Gogoro兩者不太一樣。

日期:2022-11-30

政治社會

黃偉哲自行宣布當選,僅以4萬多票驚險勝出!六都選情以台南最緊繃、得票勝差比上次選舉還少

編按: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6)日晚間自行宣布勝選,為民進黨驚險守住台南,也是繼桃園變天後,綠營在六都裡的最北邊地盤。截至晚間8點,根據TVBS統計,黃偉哲以42萬1000多票(佔已開票總數52.85%),超越國民黨候選人謝龍介的37萬6000多票(佔比47.15%)。黃偉哲在勝選感言中說:「感謝全體台南市民,讓進步的城市繼續前行。感謝支持我的朋友們,您的熱情與鼓勵,是偉哲繼續打拚的動力;感謝沒有支持我的朋友們,您的批評與指教,我都會虛心接受,造就一個更好的台南。」「感謝同為競選夥伴的許忠信教授、林義豐總裁、吳炳輝律師和謝龍介議員,你們對於政見規劃的用心,都將成為未來城市願景的重要元素,讓我們共同成就一個完整而美好的台南。」謝龍介則發表敗選感言說,「恭喜黃偉哲市長,即便我對於你的執政仍有諸多質疑,但既然市民做了決定,我絕對尊重並接受。長輩的福利,少子的危機,治安的漏洞,交通的沉痾,就交給你承擔了,盼你能以蒼生為念」。值得注意的是,從下午4點開始開票後,黃偉哲得票數就與謝龍介呈現拉鋸戰,黃偉哲領先對手的票數一度縮短至只有4000多票,選情堪稱是本屆六都市長最緊繃的地方。在2018年縣市長選舉中,黃偉哲以36萬7518票,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高思博的31萬2874票,雙方差距為54644票。(原文刊載於2022年10月20日,更新時間2022年11月26日)

日期:2022-11-26

政治社會

Model T電巴駛入金門大橋!金門攜手鴻華打造低碳交通…楊鎮浯:低碳智慧城市邁出一大步

金門縣政府與鴻華先進科技公司攜手,10/23在縣府廣場舉行「Model T電動巴士合作試營運交車儀式」,宣示2輛全新Model T電巴正式投入金門公車路線營運。縣長楊鎮浯表示,象徵金門向低碳智慧城市又邁出了一大步。

日期:2022-10-26

科技

轉機篇 站穩亞洲市場 迎電動車熱潮 兩老兵乘風起飛

近兩年電動車銷量大成長,也接連帶動相關電池供應鏈訂單滿手、營運起飛,而台灣也有兩家業者,在苦熬多年後,分別卡位日本、泰國電動車供應鏈,未來營運後市看漲。

日期:2022-02-23

焦點新聞

碳排最大根源來自城市!2050台灣淨零碳面臨6大挑戰

近年來氣候變遷加劇,2050淨零排放(Net zero)已成全球氣候行動必修課。10月13日適逢「國際減災日」,綠色和平與《今周刊》共同舉辦「台灣城市淨零承諾記者會暨台灣淨零城市先行論壇」,邀請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雙北首長副市長、高雄副市長出席,呼籲台灣加速減碳腳步,盼由地方城市推動淨零碳排。

日期:2021-10-13

科技線上

台灣電動巴士10年1600億商機 有望超前電動車 誰會是競逐下的贏家?

發展逾10年的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在時機成熟、產能陸續開出帶動下,今年,將進入起飛元年。在這當中,華德、成運搶當領頭羊,鴻海也布重兵緊跟,劉揚偉更直指看好商機。未來10年,光是本地市場就有1600億元商機,這還只是練兵場,本刊採訪發現,東南亞、印度、沙烏地阿拉伯都是台灣業者瞄準的新大陸。新趨勢、新戰場,機會就在眼前,誰才是競逐下的贏家?

日期:2021-03-19

焦點新聞

「我們很清楚知道,如果用中國電池那就結束了」 電動巴士國家隊成運、華德,電池都來自這裡…

桃園客運維修站一場火災,燒出了「電動巴士國家隊電池芯來自中國」的議題,不僅業者急忙跳出來澄清,就連交通部都發出聲明,第一批通過審查資格的成運汽車及華德動能,使用的電池都來自日本,並無使用中國製電池芯。

日期: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