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
2050年淨零碳排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通往淨零的路上,再生能源成為必要手段,發電也得開始「看天吃飯」,台灣該如何佈局「智慧電網」並運用科技弭平天候的不確定性,讓人類文明真的能與大自然和平共存?
日期:2022-03-25
303 全台大規模停電,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 (7) 日表示,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及總經理鍾炳利請辭以示負責,蘇揆予以照准,經濟部長王美花續留,蘇揆特別責成王美花於 6 個月內,督導台電提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的完整計畫。
日期:2022-03-07
經濟部長王美花出席晚間9點半的台電事故記者會,在回應媒體提問關於與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打賭缺電請吃雞排的問題時表示,當時那是他上廣播節目時主持人提出的問題,「問題是(台灣)有沒有缺電」,而今天全台大停電是因為人員操作失誤,並非是台灣缺電。王美花也提到,到了晚間9點半,全台民生用電已經全部恢復。至於外界關心誰要負責,她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傍晚指示,以恢復用電及釐清事故原因為先,待看到經濟部書面報告後,再來追究責任。在補償用電戶方面,工業用戶及家庭用戶將給電價95折計算,若停電超過六時則以電價9折計算。
日期:2022-03-03
針對今(3)日全台各地發生停電事故情形,經濟部長王美花於上午10點40分,率經部、台電官員出面說明,強調北部、中部地區中午前,就可恢復供電,但嘉義以南地區受發生事故的興達電廠影響較大,估計中午過後,才能陸續復電。
日期:2022-03-03
更新時間:2022/3/3 1800全台今(3)日上午9點因為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事故,造成全台停電戶數共計約549萬戶,經緊急搶修,截至15點目前已逾8成、約442萬戶復電,尚餘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共約107萬戶,目前機組已陸續啟動,將在今晚全部復電。台電指出,除啟動水力機組、汽電共生、需量反應等措施支援,南部各電廠巡檢完畢後已陸續啟動併聯,包括南部電廠2、3號機、興達電廠燃氣1至4號機的氣渦輪機、嘉惠電廠一、二期、豐德1、2號機、麥寮電廠1號機等機組。台電說明,機組從併聯至滿載發電需要時間,預估至18時尚待恢復的供電量約400萬瓩,後續依機組恢復運轉情況陸續供電。不過台電稍早又表示,雖然機組陸續恢復,但復電仍需時間,傍晚之後將是用電高峰,預計嘉義以南將「陸續限電」。台電解釋,因接近傍晚時分,太陽下山導致太陽光電減少供電,傍晚民眾回家,用電量將增加形成「夜間尖峰」用電,為維持電力的供需平衡,因此要卸除部分的負載(即用電量),範圍包括嘉義、台南、屏東地區。台電強調依據太陽光電供電狀況調整,不是分區輪流限電,而只是限電,這一波停電約15時至16時陸續開始,戶數統計中。
日期:2022-03-03
1月初政府為強化與立陶宛雙邊關係,國發會規畫成立資金規模2億美元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資金將由國發基金挹注,主要是希望兩國互贏互利;同時,我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也表示,2億美元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產業,初步規畫以科技領域產業優先。
日期:2022-03-01
今(1)日是農曆大年初一,蔡英文總統上午前往台電中央調度中心慰勉值勤同仁,並請台電確保春節期間供電穩定,讓國人安心過年;新的一年,台電與政府也會共同努力,邁向能源轉型目標。
日期:2022-02-01
全球已有146個國家及歐盟提出淨零排放目標,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臺灣也宣示必須在2050年達成淨零。順應國際減碳浪潮,台電、中油、中鋼等傳產龍頭都已展開布局,短期內將持續建置技術成熟的綠能、實施智慧化能源管理、推動低碳製程;長期則投入氫能、循環經濟及碳捕捉封存利用等技術,由低碳邁向零碳。
日期: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