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口表現回升,2024年出口達4750.7億美元,年增9.9%,創歷史第二高紀錄。主要動能來自資通訊產業、對美國出口的增長,而對中國的出口持續下滑,出口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日期:2025-01-15
展望2025年,AI相關題材仍是投資主軸,且大浪延伸至上下游及周邊產業。眾多AI概念股中,有哪些2024年營運成績亮眼、未來還可望持續乘勢上揚的公司?
日期:2025-01-15
帝寶(6605)2024年12月營收達18.48億元,年增率15.6%,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我們也訂定了帝寶2025年的獲利期望值,為今年的投資做錨定。
日期:2025-01-13
市場對美國消電展(CES)反應冷淡,適逢農曆春節長假在即、美債殖利率高,台股上周震盪走低,多次上攻23,500點至24,000點間壓力區慘遇壓拉回,甚至失守季線,23,500點以上壓力沉重。
日期:2025-01-12
今年1月1日,巨大集團(Giant Group)迎來第三任領導團隊。新任董事長劉湧昌領著新任執行長劉素娟選在上任後一周、1月9日正式在媒體前亮相。兩人揮手走進台中巨大總部的會場,眼神充滿自信,劉湧昌更誓言帶領巨大做到the one and only(獨一無二)。
日期:2025-01-09
剛邁入合併第八年,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在合併時的規模、併校後的規模,一直是國內高教併校的指標案例,挾著地理位置以及產業影響力的雙重優勢,搭上近年高雄翻轉的契機,也讓默默耕耘南台灣超過70年時間、扮演高科大堅實後盾的原三校量能,在這一波南漂浪潮裡點亮高科大的未來前景。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對於未來的高科大人才以及科研爆發力,有很高昂的信心以及深遠的期許。
日期:2025-01-09
二○二四年全球資本市場看似亮麗,但各項金融商品的表現落差不小,股漲債跌之外,黃金、比特幣的飆升也讓市場驚豔,因此能在二四年績效脫穎而出的主動式基金就值得特別關注。進入新的一年,本刊特邀三位過去一年表現優異的基金經理人,分享其致勝祕訣,並提供二五年的投資策略。
日期:2025-01-08
受惠於汽車產業的穩定成長以及AI伺服器市場的擴大,精密金屬零件製造的宇隆(代號:2233)成為市場焦點。短短四個月,股價飆漲逾80%!這匹黑馬正是徐黎芳「獅羊質優」選股策略中的成功案例之一。
日期:2025-01-08
宏碁在新南向市場能快速成長,是二十年前就布下的局,加上品牌轉型大計奏效,帶動子公司家電、售後服務與伺服器業務隨之崛起,三隻「小金虎」如何憑實力打天下?
日期:2025-01-08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2025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專題演講中,除了聯發科之外,並未特別點名哪些有合作的台灣供應鏈,但在他提到GB 200 機櫃正在全面量產時,舞台上大螢幕秀出了多家GB200的客戶及供應商。從大螢幕上可以看到的供應商名單,從廣達(2382)、鴻海(2317)、和碩(4938)、華碩(2357)、英業達(2356)、技嘉(2376),到緯創(3231)旗下的緯穎,全部都到齊了。有意思的是,黃仁勳提到,以2024年第四季開始出貨的GB200 NVL72機櫃為例,由於重達一噸半,所以代工廠並非全部組裝完畢後出貨,而是「化整為零」運到客戶端的資料中心,再就地組裝起來的。
日期: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