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即將到來,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底定,台灣經濟也將面對川普二次上台的全新挑戰。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博士在周五(11/22)舉行的「今周刊第三屆經濟展望論壇:全球變局,台灣契機論壇」發表演說,深入剖析台灣在全球新秩序下的機遇與挑戰。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也對2025年全球經濟發表深度觀察,他認為川普重返白宮前夕,全球金融市場已經開始醞釀重大變化。美元指數從104攀升至107,顯示美國強大的資金吸納效應正在形成,若美元指數不墜,這股趨勢恐將為新興市場帶來顯著壓力。
日期:2024-11-22
AI時代來臨,許多企業都在焦慮:到底要不要導入AI?該怎麼做?導入後我有什麼風險?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週五(11/22)給出答案,他指出,企業應建立「數位韌性」,不僅要讓全部員工都參與導入、學習AI,也得將資源分配在創新事業。
日期:2024-11-22
最近網路上似乎又開戰「主動選股與被動指數投資」這個議題。網路上任何的爭論議題,版主其實都沒興趣關注,投資是非常個人化的事,實在沒必要過度在意他人意見。部分版友來訊表示,喜歡主動挑選投資個股,卻被訕笑註定會失敗,想聽聽版主看法。
日期:2024-11-22
生成式AI時代來臨,對各行各業產生影響,台灣已掌握晶片、伺服器市場,下一個機會在哪?工研院執行副總暨總營運長兼AI策略長余孝先今(11/22)日指出,垂直應用將是下個戰場,台廠應該多著力,發展讓特定應用迅速落地的能力,就有機會搶佔先機。
日期:2024-11-22
傳承阿嬤石磨湯圓技法,再把冰鎮桂花釀連同刨冰沖入碗裡,就是最口齒留香的清爽甜點,江記花蜜(桂花釀)創辦人江醒聞掌握美食亮點,立足桂花巷點燃商機,近期更積極學習AI工具,引進數位行銷轉型升級,擴增LINE、網路及超商取貨通路,觸及遠距的舊雨新知,路走得更寬。
日期:2024-11-22
存股的堅持,以息養股的底氣!先前提過要長期投資,需要面臨許多心理考驗,像是穿隧效應、FOMO心態、損失趨避心態...樣樣都是大敵。有的人本業收入金流強勁,或者有過人心理素質,在股市崩盤時也可以不斷投入買進,但有些人就是沒辦法做到。資優生可以參加奧林匹克競賽,普通學生能夠把講義做完就很棒了,對學習沒興趣的只要不被當掉就是最大的鼓勵,投資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編按:以下為Ryan爸爸近期操作分享)
日期:2024-11-22
勞動部霸凌事件持續延燒!神隱數日的關鍵人物——勞動部發展署北分署前署長謝宜容,終於在今(22)日現身道歉,一身黑的她拍了一支長度6分50秒的道歉影片,片中雖數度哽咽、用力憋嘴數十次,卻被發現謝宜容連一滴淚也擠不出來,挨轟「演技不夠好」;而謝宜容也在道歉影片中表示相當自責,未來將不再擔任北分署長的職務。
日期:2024-11-22
國立清華大學於2016年底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後,再度傳出擬合併私立中華大學,並設立「半導體學院」。清華大學表示,最近確曾與中華大學接觸了解雙方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認為對半導體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有助益;中華大學則表示樂觀其成,校長劉維琪說,最快114學年度停招。中華大學召開「校務發展重大說明會」,校長劉維琪表示,若合校計畫順利,未來就會停招,把現有學生照顧好才停辦,至於停辦以後,地就可以捐給清華大學,甚至在還沒有停辦之前,也歡迎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院來使用,清大很需要有土地有空間來建一個大樓,來發展半導體人才培育。劉維琪強調,可以去看看中華大學財報,現金加銀行存款都不短少,整體來看差不多有接近7億,沒有虧損累累的問題。為了學校長遠發展,希望能做更大的事,變成台灣之光,讓校地變成國際級的基地。至於清大校長高為元出席校內上樑典禮時證實,的確有與中華大學討論整併案,特別強調是「整併」不是「合併」,因為對學生的影響大不同。
日期:2024-11-22
在野黨原擬於週五(11/22)三讀修正通過《選罷法》,將罷免難度提升,民進黨清晨4時30分就守在立法院議場大門前嚴陣以待,盼能搶先遞案審查《學生輔導法》、《貨物稅》等民生法案。國民黨團書記長林思銘則在黨團大會後表示,今天不會處理《選罷法》,不過會在適當時機進行二、三讀程序;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將會奮戰到最後一分鐘。《選罷法》修法還有另一個重要關鍵,就是民眾黨並未完全支持國民黨的修法版本。台灣民眾黨日前公布一份民調數字顯示,國人對於「提高罷免門檻」意見分歧,因此民眾黨也不支持現在修法提高罷免門檻,不過會支持加嚴連署規定,避免幽靈連署再度發生。對此,民進黨則是批民眾黨立委又在包牌、玩兩面手法,以虛偽態度討好各方,呼籲應該明確表態;而國民黨就是怕被罷免,才不斷提高罷免難度。
日期:2024-11-22
104人力銀行發布「2024年終暨2025調薪展望」,有近半數企業表明,2025年願意調整員工薪資,調薪意願創歷年新高,不過平均調薪幅度3.2%,調幅儘與去年持平。近年國內景氣佳,但缺工議題卻困擾企業,讓企業更願意共享獲利,來達成留才、攬才意圖。但有愈來愈多企業選擇祭出財務型工具,包括員工分紅、員工認股權等,延攬或留住關鍵職務人才。
日期: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