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雙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雙贏共有891項結果
科技

自行車錶龍頭連6年獲利,疫後虧損7千萬險倒閉…推2千元入門、1分鐘上路錶款,亞馬遜開店年賣上億

曾連續6年獲利的本土自行車錶龍頭,竟因疫後快速復甦,年虧損逾7千萬元。面臨需求下降、通路財務危機的雙重打擊,它是如何靠加入亞馬遜轉虧為盈?

日期:2025-01-08

台股

2025金融股股利誰最香?富邦金、中信金、玉山金…外資最看好它:這2檔「輸給大盤」得再加油

14家金控2024年前11月獲利大賺高達5714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近六成!由於2025年金控股利發放預估不錯,可望高於2024年,使得存股族搶存金融股。對此,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報告中列出,最看好哪幾檔金融股,同時也點名2檔表現「輸給大盤」因而不看好,目前預估有3家現金殖利率上看4.5%,其中中信金現金股息最為可口,殖利率預計上看5%。

日期:2025-01-07

台股

虎航、雲豹能源、泓德能源都從這起家!「台版那斯達克」新制上路有哪些改變?能養胖下一群護國群山?

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新制週一(1/6)日上路,本次眾所矚目的亮點為全面取消創新板合格投資人限制,讓合格投資人從過去僅30萬人,瞬間提高到全市場逾1300萬人皆能參與。值得一提的是,投資人耳熟能詳的幾家企業,包括虎航、雲豹能源、泓德能源,一開始加入資本市場都是先從創新板起家,隨後再轉上市一般板。

日期:2025-01-06

FINTECH TAIPEI 2024

企業實驗室共創成果,推動金融機構與新創合作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積極推動金融機構與新創業者的共創合作,本次展示11項產創共同開發或跨金融機構聯合實證所促成的創新成果,包括科技防詐聯合學習、綠色金融生態圈的價值共創、防漂綠科技應用、雙向即時AI語譯金融應用、AI合規驗證、保險科技應用等。在企業實驗室則有華南銀行、羅賓斯保代、好好證券,以及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新光金控、艾思艾、市民永續等提案團隊。

日期:2025-01-06

台股

2025金融股誰最香?中信金、永豐金、第一金、玉山金、華南金,2024年EPS及2025年配息先幫你算了,達人首選這2檔

就在2024年底,跨入2025年的時間點,台北股市終於在外資休假的這段時間,多頭找到空檔喘息。外資在期貨的淨空單留倉降至4萬口之下,現貨也恢復買超,但是卻令人意外地調節了不少金融股,尤其是金控股。

日期:2025-01-02

金融

京城銀行出嫁,吸引多家金控上門求親,為何最後是永豐金出線?故事要從2023下半年說起

京城銀終於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了永豐金控,預計2025年第四季正式完成合併,這樁金融聯姻背後,其實隱藏不為人知的故事。

日期:2024-12-31

科技

專訪私募股權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翁嘉盛 洞悉產業趨勢 助攻新創敲出全壘打

「想像新創團隊就是場上的運動員,而私募基金的角色如同教練,」中華民國私募股權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翁嘉盛生動譬喻。每次揮棒打擊都考驗著新創團隊的實力,而每一壘的前進也仰賴教練全面的策略佈局,就像是私募基金提供的不單是資金、更有人脈與資源的挹注,期待攜手擊出創新創業領域的全壘打。

日期:2024-12-27

理財

超前布局四大關鍵力 掌握二○二五全球原物料投資致勝契機

美國總統川普效應啟動交易行情,帶動美元強勢走高,通膨壓力推升美國國債殖利率,資金流動揭示市場洶湧暗潮;地緣政治衝突下,原油減產帶來短期價格支撐;而農產品黃豆因種植成本攀升與耕地減少,築底後需求前景樂觀;銅身為全球工業核心金屬原料,受惠於清潔能源建設,成最有潛力的投資焦點。永豐期貨「二○二五投資新契機」論壇聚焦關鍵趨勢,邀請三位專家破解通膨風險,掌握原物料市場致勝策略,助力投資者迎接新年財富機會。

日期:2024-12-26

科技

賦能技術發展打造護城河 用CVC延伸觸角 新商業模式不斷展開

談起創投(VC)或許多數人都耳熟能詳,但近年來正有一股勢力積極投入,加速創新創業生態系的蓬勃發展:企業創投(CVC)。

日期:2024-12-25

科技

從荒漠到雨林的蛻變 攪動資本市場活水 樂於在賽道上陪跑

攤開新創產業近年在台灣發展,不難發現我們已經從過去的荒漠步入了豐富的雨林生態系。根據國發會統計,相較於2015年、2023年國內新創家數已經加倍成長來到7,478家,新創投資件數增長到422件,投資金額更從2015年的8億美元(約合264億新台幣)成長到22.2億美元(約合732.6億新台幣),不只讓台灣近3年都位居全球最具競爭力國家前10名之列,更在傳統硬體製造的資通訊產業轉型下,邁向軟硬整合的系統型應用服務,新創生態的豐富樣態也就此展開,包括玩美移動、Appier、91APP與Gogoro等4家新創獨角獸,以及近40家新創的成功出場,都讓外界看見新創產業的活絡程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而要能讓荒漠的土壤長出生機,雨水灌溉肯定不可或缺。在推動國內新創產業發展背後,資本市場的投入更是功不可沒。資金挹注對於資源稀缺的新創團隊而言如同及時雨,無論是在技術研發、人才延攬抑或是行銷資源等面向供其發展,越過死亡谷後各自開花結果,也才能迎來今日的雨林生態。而在資本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莫過於證交所及櫃買中心。

日期: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