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雙循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雙循環共有3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宜蘭仁澤地熱零排碳,年發電約470萬度綠電,等同將近1,200個家戶年用電量,促進能源轉型

「地熱發電國家隊」傳出捷報:電來了!

日期:2023-11-03

金融

台新金吳東亮偕妻彭雪芬打造公益共好森林:要在台東復育4千棵牛樟芝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種樹,沒有想像中難!」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週一(10/16)率領董事會成員在台東植樹,總計要在台東森林公園與台東大學復育4000棵牛樟樹,由於去年開始結合社福團體導入「育苗換金」模式,此「公益植樹共好計畫」除了落實植樹友善環境(E),透過社福團體參與培育樹苗(S),展現碳中和公務出行碳排的積極公司治理作為(G),是台灣金控界創舉。

日期:2023-10-16

國際總經

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前進東南亞…專家:7億人口是全球第4大經濟體,但要注意這件事

美中角力戰造成世界的變化,最近美國重返亞洲,想在亞洲建立新盟友和舊盟友,新盟友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舊盟友如越南等國。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美國將東協當成分散中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美國前5大科技公司為例,iPhone在印度的生產比重在2025年提高到50%。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都到印度。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會選擇對自己最佳利益的一方,「如果選錯邊可能國家的命運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此外,這幾年中國產業鏈紛紛外移,台商前進東南亞設廠,有便宜勞工,加上政策補助,都有利東南亞經濟的成長。

日期:2023-10-11

國際總經

紐約時報》為何台灣能製造最先進晶片,中國辦不到?「世界是平的」作者親訪竹科,挖出台積電成功秘密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21

政治社會

昔日中共高層圈內人獨家專訪》「他已沒有任何掣肘」習近平「權力元年」啟動,兩會後台海走勢解析

3月4日與5日,俗稱「兩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於北京召開。這兩場為期約一周、攸關未來5年中國整體發展路徑的會議,不僅是「習帝國」開局之年的最關鍵議事,也是外界觀察未來一年中國經濟、政治與外交政策的一扇指標窗口。這兩場會議究竟說了什麼?兩會之後的中國,又存在哪些「危機」與「轉機」?

日期:2023-03-08

科技

創新智匯 永續未來

氣候變遷威脅加劇,野火旱澇齊發,越是挑戰,越要創新,匯聚跨領域才智,工研院第十一屆院士,用創新寫下淨零願景,以遠見預視永續未來。

日期:2022-11-17

科技

推動創新永續有成 李謀偉獲選工研院第十一屆新任院士

「十幾年前,李長榮就開始轉型,如今以琥珀酸製成的可分解塑膠,已漸漸成為世界主流,世界有名的品牌已經陸續開始導入。」站在工研院講台上,李長榮化工集團總裁李謀偉說著公司近年在推動永續、再生材料的成果,而正是這樣的努力和成績,讓他獲選為工研院第十一屆新任院士。工研院今天舉辦第十一屆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五位新科院士分別為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王伯元、長興材料董事暨資深顧問蕭慈飛、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總統蔡英文、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等也都出席授證典禮。

日期:2022-11-11

國際總經

堅持清零 強調安全 不利中短期經濟發展 陸港股恐難有好戲 聚焦官方力挺產業

中共二十大宣示的方向,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作者認為從經濟層面看,堅持「清零」、強調「安全」,不利中短期經濟發展,至於海上風電與新能源汽車則是長線值得布局的產業。

日期:2022-10-26

國際總經

美元霸權再起 全球經濟受創 ——兼論密封元件廠茂順

今年以來,面對高通膨問題,美國連續大幅升息,並祭出《晶片法案》圍堵中國科技發展。從貨幣戰打到科技戰,也賠上全球經濟復甦,股市亂流下,投資人該如何找機會?

日期:2022-10-26

中共20大 特別報導

陸股後市〉清零政策、爛尾樓傷中國經濟 還能投資? 財政刺激、解封利多下 陸股基金長線攻略

清零政策加上爛尾樓風暴,拖累滬深三百指數跌逾兩成;投信認為,隨著二十大後政局穩定,經濟負面因素轉好下,未來半年陸股有望回漲,但長線仍要觀察經濟復甦情勢。

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