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本土確診病例已突破百萬例,疫情持續延燒,國內確診人數愈來愈多,不少勞工須因染疫隔離而請假,但由於案件量大無法及時收到隔離單,該如何請防疫假或病假?對此,勞動部週五(5/20)在防疫記者會上一一做說明。另外,指揮中心也宣布,已完成行政上的優化。政務委員唐鳳說,25日起,可到數位證明平台申請居隔單,「沒有時間差」,關鍵在於新的管理系統。唐鳳說,現在新使用確診個案管理系統(MBBS),是自主回報系統(BBS)的管理系統,在第一時間、確診者還沒填前,就已看得到相關資料,19日開始也不再經由法傳,會直接到開單系統。25日起,民眾也可以到數位證明平台說自己是接觸者,沒有收到居隔單,就可以直接產生出附QRcode的單子,還可以在超商列印,不再影響公衛量能。
日期:2022-05-23
近期隨著疫情升溫,防疫險保單在理賠、續保上都發生諸多爭議,針對諸多爭議,稍早富邦產險對此發出聲明,強調所謂「從嚴審核賠案」、「盡量少賠」、「任意退保」、「無故中斷契約」、「用倒閉來威脅保戶與政府」、「不是賠不起只是不想賠」等報導皆為惡意不實指控,一切都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及保險契約相關規定處理。
日期:2022-05-19
隨著四月初本土疫情攀升,至五月十五日累計確診通報人數已突破七十六萬大關,也讓各家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熱賣到下架,甚至承保的事務上出現許多離奇的爭議。關於保戶所關切的「○加七隔離新制上路後是否能獲得理賠」、「重複投保是否受理」等問題,本刊整理出十大疑問,提供消費者申請理賠時參考。
日期:2022-05-18
防疫險保單之亂持續延燒!日前各壽險、產險公司宣布可接受數位健康證明,作為理賠文件後,相關放寬理賠的措施,似乎仍難以平息民眾不滿,而在今(17)日上路的0+7居家隔離條件放寬,也同步牽動防疫保單中的隔離理賠金。不只在理賠方面出現諸多爭議,連核保與否都成為關注焦點,甚至還在網路上引起一陣改名風潮,起因源自於有部份產險業者,日前在舊保單續約與否上出現爭議,富邦產險開出第一槍宣布將拒絕重複投保者,若已繳費也會寄發「婉拒承保通知書」,因此引發民眾怒火。
日期:2022-05-1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最新規定,自5月17日起,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密切接觸者,只要完成3劑疫苗接種,就可免除居家隔離,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也就是「0+7方案」。對此,有民眾就擔心,若免除居家隔離的規定,是否就不符合防疫保單的理賠要素,質疑指揮中心是否在幫保險業者解套,對此,指揮中心也一一說明。
日期:2022-05-1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65,83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5,794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1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
日期:2022-05-1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一(5/16)公布國內新增61,7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1,697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9例死亡。
日期:2022-05-16
隨著本土疫情快速升溫,國內也掀起一波波「防疫險之亂」。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有業者私下透露,並提供2020年5月19日「法定傳染病防疫商品相關議題」的會議紀錄,當時的決議就是「請產、壽險公會針對本次受疫情影響之民眾,分別邀集業者研議開發設計適合之保險商品」,證明業者是在金管會保險局要求下研議開賣防疫保單。此外,立委高嘉瑜也抨擊,保險公司發明「陪同隔離」的新名詞,家長陪同小孩隔離,防疫險卻不賠,認為金管會「不要隨業者一起耍賴」!
日期:2022-05-14
日前防疫保單的理賠問題,已釀成一場「防疫保單之亂」,甚至造成民眾為了索取診斷證明進而申請理賠,在醫院大排長龍,也增加不少醫療量能的負擔。日前產險公會表示,建議各家產險業者,受理防疫險理賠申請可不限於書面診斷證明,意即民眾可持「數位健康證明」做為防疫險理賠文件,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截至今(11)日為止,已有多家產險業者同意數位健康證明作為診斷證明的替代文件,包括國泰產、旺旺友聯、新光產、南山產、富邦產、中信產、泰安產等7家業者,其他業者則表示尚在研議中。
日期:2022-05-1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8,487例COVID-19確定病例, 分別為28,420例本土個案及67例境外移入(2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
日期: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