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陳秀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陳秀熙共有63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一文讀懂解封不失控》全世界只剩中港還在追求「清零」,台灣還需要花費巨大社會成本「消滅病毒」?

為維持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台灣即將跟上國際趨勢,放寬邊境管制措施與入境檢疫時間,期望恢復跨境商務活動,維繫產業競爭力。然而,多數民眾對去年本土疫情大流行造成的恐慌與不便仍記憶猶新,因此對開放外籍人士入境抱持高度疑慮。正式開放邊境之前,政府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才能在控制疫情與活化經濟之間,取得平衡?

日期:2022-02-16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坦言:社區中有漏網之魚 疫情失控如「獅子王」翻版?專家警示:小心「這群人」最容易突破防線傳染…

桃機延伸社區群聚感染至今,本土已有123人染疫,確診個案一路從機場燒到銀行、學校與傳統市場,並在5縣市多點爆發,本土傳播鏈初判至少就有6條Omicron傳播鍊。由於仍有多起不明感染源待調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就坦言,社區中仍有確診的漏網之魚。然而,台灣篩檢策略仍以追查確診傳播鏈為主,並仰賴民眾有症狀自行至醫療院所篩檢,以防守為主的防疫策略,真能有效圍堵Omicron病毒在本土擴散?

日期:2022-01-19

健康

「拜託你幫我送便當,真的吃不習慣」 Omicron大舉入境,又遭任性病患夾擊,台灣醫療量能真撐得住?

「拜託你幫我送便當,我真的吃不習慣…」一名醫護向記者抱怨,這波Omicron確診患者多輕症,症狀似感冒、但活力與胃口都不錯,部分患者把醫院當做飯店住,每天叫外送餐、飲料,護理師若答應送一趟就要穿脫隔離衣、才能進入負壓區;若不送,每隔20分鐘打一通電話苦苦哀求,煩不勝煩…,自己活像是服務生。最令人困擾的,是確診患者家屬直接跑到護理站,站在櫃檯拜託護理師送餐給家人,若不見到「愛的便當」入隔離區就不肯離去,嚴重干擾例行工作。這是台灣最美的「人情味」,護理師未確診患者大開方便之門,卻嚴重將自身置於感染風險…當確診患者越來越多,這樣的「服務」需求越來越大,醫療量能撐過這波疫情高峰?

日期:2022-01-13

焦點新聞

台灣能擋住Omicron社區流行?4個QA掌握疫情最新預測 「這件事」可望促成病毒流感化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Omicron變異株使染疫人數居高不下,台灣桃園機場群聚感染事件,也持續延燒,導致民眾人心惶惶,就怕全台「重回三級警戒」。

日期:2022-01-10

全台防疫報導

當亞洲各國陸續被變種病毒攻陷 台灣如何挺過這波疫情 成為「低確診模範生」?

2021年以來,隨著傳染力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種株B.1.617.2(被命名為Delta)持續擴散,全球疫情焦點,逐步從歐美,轉向原本疫情控制相對穩定的亞洲。

日期:2021-07-28

國際總經

這些國家疫苗接種率遠高於台灣 為何新增確診人數明顯增加?「這3個因素」是關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今(15)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僅14例,創三級警戒以來新低,疫情已逐漸趨緩。值得注意的是,與全球主要國家相比,台灣的疫苗接種率,明顯較低(16%),但新增確診人數,並未因此增加,反而是疫苗接種率高於台灣的美國、英國、以色列和荷蘭,陸續出現染疫人數再度攀升的現象,背後原因,令人好奇。

日期:2021-07-15

政治社會

7/12解封穩了?台大公衛教授提7大科學證據:關鍵3措施邁向解封之路

三級何時解封成為全台關注焦點,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提出7項科學證據,認為台灣只要做好3大關鍵措施,即可邁向解封之路:包含各場域人流管控、精準採檢及提升疫苗施打率。

日期:2021-07-07

政治社會

國籍航空機組員檢疫新制「做半套」?未完成居檢仍可派飛 專家憂再度出現病毒破口

過去1個月以來,台灣面臨疫情高峰,奪走了600多條寶貴生命。近期疫情趨緩,呼籲指揮中心料敵從嚴,不得開放機組員於居檢期間可派飛出勤,以降低染疫風險。

日期:2021-06-30

政治社會

3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公衛學者持不同意見:3大科學關鍵應降為2.5級

國內實施新冠肺炎3級警戒確定延長至7月12日,何時才能解封引發國內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連日本土確診人數降至百人以下,昨(22)日確診死亡首度降至個位數,是否意味著疫情受到控制?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提出國內防疫3大科學關鍵證據,建議應降為「2.5級」,從戶外活動開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解禁10人聚會,餐廳有人流管制開放內用,恢復部分庶民經濟活動。

日期:2021-06-23

政治社會

別讓「死後確診」成破口!揪出隱形感染源,「這些解方」有效降低致死率

近2周來,台灣每日確診新冠肺炎人數逐漸趨緩,死亡人數卻未等比例下降。專家建議,應增加採檢盡早找出患者,善用監控治療與血氧機降低醫護壓力,控制致死率。

日期: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