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院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院長共有4812項結果
健康

腦動脈瘤沒破裂前,95%沒有症狀...神經外科醫師點名11種人要提防

醫師表示,腦中風的治療近幾年無論是內科的藥物治療,還是外科的手術治療都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像是效果好、意外出血的風險更低的藥物被開發出來,以及經由腦血管導管直接將血栓取出,延長了腦中風治療的黃金時間的方式。但無論如何,發生腦中風時,搶時間趕快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準則...

日期:2022-01-25

全台防疫報導

「升三級都難擋!」台大醫:一點一點爆恐要燒3個月 建議兩招自救

國內本土疫情多點爆發、南北齊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2)日宣布五大措施,包含雙鐵客運禁止飲食、餐廳嚴格落實實聯制等。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認為,這波疫情短則持續一個月,長則需要三、四個月,這段期間民眾能以兩措施自救,包含落實各項防疫規範,盡量篩檢,避免個案隱藏社區。

日期:2022-01-23

教育

厚植青年軟實力 高科大師長各有妙計

世界正在翻轉,大學肩負社會期待與教育責任,如何培養能因應全球永續趨勢及綠色變革的人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契合世界潮流與國際接軌,結合五個校區、十個學院跨領域合作,眾志一心推動SDGs理念。

日期:2022-01-21

理財

「經營之神」王永慶在17.6元賣光台積電 林成蔭:投資沒有100分的事,就怕這3件事沒做好

辛丑牛年即將結束,台股在這段期間是名符其實的「牛市」,投資者應該多少都有所斬獲,錯過行情的朋友,不妨回想以下兩個例子:

日期:2022-01-21

全台防疫報導

國內第一本抗疫紀實電子書 林口長庚大動員傳承珍貴抗疫歷程

COVID-19疫情在國內爆發後,站在防疫第一線的林口長庚醫院,負擔全國17%的重症,呼吸器數量占全國21%,葉克膜43%,檢驗量能更占全國24%。能兼負如此重擔,歸功於林口長庚領導決策超前佈署與全體員工的防疫作為。為系統保存並傳承這段寶貴的經歷與經驗,林口長庚耗時數月,蒐集資料整理彙編,終於完成國內第一本抗疫紀實電子書《穿越疫役—台北林口長庚COVID-19防疫回顧》,並於今(20)日推出,歡迎大家上網至林口長庚醫院官網閱覽。

日期:2022-01-20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坦言:社區中有漏網之魚 疫情失控如「獅子王」翻版?專家警示:小心「這群人」最容易突破防線傳染…

桃機延伸社區群聚感染至今,本土已有123人染疫,確診個案一路從機場燒到銀行、學校與傳統市場,並在5縣市多點爆發,本土傳播鏈初判至少就有6條Omicron傳播鍊。由於仍有多起不明感染源待調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就坦言,社區中仍有確診的漏網之魚。然而,台灣篩檢策略仍以追查確診傳播鏈為主,並仰賴民眾有症狀自行至醫療院所篩檢,以防守為主的防疫策略,真能有效圍堵Omicron病毒在本土擴散?

日期:2022-01-19

政治社會

國民黨團40席立委 要繼續站在年輕人對立面? 夾帶其他修憲議題 就是反18歲公民權

逐一檢視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的修憲訴求,不僅未如十八歲公民權一樣具社會共識,其中甚至自相矛盾,若仍宣稱是支持修憲而非刻意杯葛,著實令人難以信服。

日期:2022-01-19

政治社會

Omicron的危機與轉機

隨著進入第三劑疫苗施打階段,台灣應該怎麼做,才不致讓落後半年以上的國際交流與商務差旅,繼續低迷下去?

日期:2022-01-19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說「未來將縮短檢疫日期」 》若每個人將難逃確診的命運 為何還要高規格防疫? 動態清零、與疫共存大PK

新冠肺炎(COVID-19 )全球爆發2年多以來,隨著高傳染力的新變種Omicron出現,許多國家防疫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引發「動態清零」與「與病毒共存」兩立場的論戰。以往,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率、重症率都不低,對未接種疫苗者有很大的殺傷力,可能造成醫療量能崩潰;目前,台灣社會出現新的聲音,認為Omicron疫情多輕症,不需要堅持清零,防疫要維持經濟生活的平衡。

日期:2022-01-17

健康

「拜託你幫我送便當,真的吃不習慣」 Omicron大舉入境,又遭任性病患夾擊,台灣醫療量能真撐得住?

「拜託你幫我送便當,我真的吃不習慣…」一名醫護向記者抱怨,這波Omicron確診患者多輕症,症狀似感冒、但活力與胃口都不錯,部分患者把醫院當做飯店住,每天叫外送餐、飲料,護理師若答應送一趟就要穿脫隔離衣、才能進入負壓區;若不送,每隔20分鐘打一通電話苦苦哀求,煩不勝煩…,自己活像是服務生。最令人困擾的,是確診患者家屬直接跑到護理站,站在櫃檯拜託護理師送餐給家人,若不見到「愛的便當」入隔離區就不肯離去,嚴重干擾例行工作。這是台灣最美的「人情味」,護理師未確診患者大開方便之門,卻嚴重將自身置於感染風險…當確診患者越來越多,這樣的「服務」需求越來越大,醫療量能撐過這波疫情高峰?

日期: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