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阿富汗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阿富汗共有218項結果
政治社會

總預算刪減衝擊/人權會預算遭殃,國際特赦、身障聯盟、亞太人權論壇等表達憂心...多項重要計畫恐中斷

對於藍白聯手大幅刪凍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周四3/13召開記者會,會中包括國際特赦組織、身障聯盟等人權團體,均對此狀況表達擔憂,直言此次立法院大幅刪減人權預算,嚴重衝擊不利處境群體的人權保障。不僅如此,由28國人權機構組成的「亞太地區國家人權機構論壇(APF)」也對此發布聲明,嚴正關切台灣人權會今年度預算遭大幅刪減情形,呼籲我國應以合乎憲法架構與國際標準之方式,確保符合《巴黎原則》人權會之財政獨立和持續運作。

日期:2025-03-14

政治社會

在川普白宮的職場學》他直屬主管兩年換了三個人,他卻能跟大老闆川普共事四年!前國安大將博明如何應對狂人總統?

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曾在川普的第一任總統任期,與這位「狂人總統」共事幾乎滿四年,有不少第一手觀察。面對川普回鍋總統後的變數,他建議台灣跟他打交道,一定要拋開任何抽象的國際政治觀念,而是針對川普重視的對等互惠及美國利益,提出台灣願意與美國共同發展、共同擴大貿易及投資的說法,才比較能獲得他的支持。博明分析,川普心中的外交政策理念,通常不脫對等互惠,以及盟國是否做到自己該有的國防準備。如果哪個盟國在貿易上賺了美國不少錢,卻不想投入一定程度的國防預算,就可能被他打回票,甚至可能變成打擊對象。

日期:2025-03-05

國際總經

廖宏祥專欄:川普若出賣烏克蘭,恐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台灣不想淪為美中「刀俎上的魚肉」能做什麼?

川普的「美國優先」並非其原創口號,而是美國歷史上孤立主義的一再反芻。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傳奇飛行員查爾斯·林白,在二戰爆發前曾在全美極力鼓吹美國應遠離歐洲戰爭。而在1992年共和黨初選中,挑戰老布希的派崔克·布坎南,則批評美國介入伊拉克與科威特的戰爭,並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主張美國應專注於自身利益而非全球責任。這些歷史人物不僅塑造美國政治的孤立主義,更成為川普政策的靈感來源,使「讓美國偉大」成為影響全球的政治信條。

日期:2025-02-25

政治社會

別輕忽習近平侵台決心!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提護台策略「沸騰的護城河」:台灣海峽將成埋葬中國海軍墳場

編按:當中國仍不放棄武統台灣,身處寶島的我們,該如何為習近平所謂的「偉大復興」做足準備?讓1百公里寬的台灣海峽,成為阻絕中國的「護城河」。本書作者博明是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新聞記者及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書中詳細地揭示,習近平不斷地警告共產黨幹部和全國人民要做好戰爭準備,博明認為,面對中國在台灣海峽等周邊海域越來越頻繁的軍事騷擾行動,民主國家必須表明具有手段、有決心,能有效遂行作戰。博明提供威懾力的實際步驟與戰略計畫,是給盟國最實際可行且最有效益的護台建言。讓台灣海峽成為一道中國難以跨越的「沸騰的護城河」。

日期:2025-02-19

國際總經

駕駛私人飛機跑行程 限縮移民、力挺澤倫斯基 「德國川普」梅爾茨奮力向右轉

德國國會大選將正式終結梅克爾路線,極可能勝選的新總理梅爾茨人高馬大、嗓門也大,主張限縮移民、刪減官僚、警告「中國風險」的路線,與美國川普高度雷同。

日期:2025-02-12

政治社會

矽盾無效、不挑釁中國也沒用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對台獻策 博明:台灣須有實力殲滅登陸共軍

台海緊張態勢日趨升高,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出警示與建議。他以其獨特視角剖析習近平對台政策的轉變、台灣面臨的安全困境,以及美國新政府下的台美關係走向。

日期:2025-02-12

國際總經

影片總觀看數逾二九○億次 恐助長極端主義 「槍管」文化崛起 YouTube成美青年射擊教室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2-12

國際總經

盧比歐任國務卿,川普內閣首位全票過關:對中須採強硬立場「對手強大又危險」…44閣員提名名單一次看

今周刊編按:美國聯邦參議院周二(1/20)全體無異議同意佛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成為新任總統川普內閣人事案中首位獲得國會同意的成員。確認投票是在川普宣誓就任總統幾小時後進行的,兩黨以 99 比 0 的壓倒性投票結果,沒有參議員對提名投反對票。盧比歐自 2011 年以來一直擔任佛羅裡達州共和黨參議員,他的提名得到了許多參議院民主黨人的大力支持,他們稱他們的同事非常適合擔任這一職位。近年來,盧比歐從川普的對手變成了盟友,發生顯著政治轉變。現在,他將作為川普新政府的高級官員發揮關鍵作用。兩人在2016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期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盧比歐稱川普為「騙子藝術家」,而川普則嘲笑他為「小馬可」。2016年共和黨總統初選失敗後,盧比歐提升了自己作為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要共和黨人的外交政策資歷,同時在黨內和兩黨內建立了關係。佛羅裡達州共和黨州長羅恩·德桑蒂斯任命州檢察長阿什利·穆迪填補盧比歐空出的席位。盧比歐的提名受到許多參議院民主黨人的熱烈歡迎。在他的提名確認聽證會上,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領袖、新罕布夏州參議員珍妮·沙欣 (Jeanne Shaheen) 稱盧比歐「完全有資格擔任國務卿」。在參議員提問中,盧比歐表達對北約的支持,以及他共同發起的一項兩黨法律,該法律規定,未經參議院批准或國會法案,美國不得退出北約。盧比歐也在提名確認聽證會上談到美國需要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稱中國共產黨是「強大」和「危險」的對手。盧比歐表示:「他們現在是技術對手和競爭者、工業競爭者、經濟競爭者、地緣政治競爭者、科學競爭者,在每一個領域,這都是一個非凡的挑戰,我相信這將定義21世紀」。他說:「我們允許他們逍遙法外,坦率地說,中國人做了世界上任何國家在獲得這些機會時都會做的事情,他們利用了這個機會,所以現在我們正在處理它的後果」。「我們對抗中國需要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在國內。不只在國外,在國內也是如此。 我們必須重建我們的國內工業能力,我們必須確保美國在我們的任何關鍵供應鏈上不依賴任何其他國家」。

日期:2025-01-21

國際總經

「川普式交易」蠢蠢欲動!不斷示好習近平、助TikTok重新上架...台美關係能把過去4年複製貼上?

川普重返白宮前夕,美國參議院緊鑼密鼓進行人事任命聽證會,國安團隊成員中有輕騎過關的準國務卿魯比歐,也有炮火猛烈的準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毫無意外雙雙表明強力抗中鷹派立場,準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對中國疾言厲色。

日期:2025-01-20

國際總經

阿薩德政權11天轟然垮台,為何敘利亞這場13年內戰如此複雜?「沒有哪一方是真正好人」拆解混戰背景

敘利亞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HTS)」花費11天,在12/8攻入首都大馬士革,推翻阿薩德政權,俄羅斯後證實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出逃莫斯科,宣告阿薩德政權在敘利亞50年統治落幕。這場起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敘利亞內戰持續13年,如今終於告一段落。審視敘利亞複雜的宗教與族群,在這場內戰中,反阿薩德各路勢力,與介入內戰的各方國家或武裝力量等「境外勢力」,彼此關係與愛恨情仇極為錯綜複雜、一言難盡。
中東專家英國杜倫大學現代中東政治經濟學博士劉長政指出,這場內戰有如此多反叛勢力與國家介入,各方都有自身政治意圖,才讓局勢這麼複雜。他直言,這場戰爭中沒哪一方是真正好人,都只想從中獲利,悲哀的是當國家孱弱時,就會被各方勢力這樣操控。對於敘利亞後續可能發展,劉長政直言敘利亞對中東局勢是「牽一髮動全身」,除得看各路軍人是否會支持新政府、觀察最可能掌權的HTS是否走上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老路,也得擔憂若各派在選後都不服與忌憚彼此,恐繼續陷入長期內戰,甚至衝擊鄰國政局。儘管於HTS首領朱拉尼(Abu Mohammed al-Golani)在進入大馬士革後,敘利亞未來仍待觀察,《今周刊》採訪劉長政撰寫出本文,以問答與整理方式,將敘利亞局勢化繁為簡,讓讀者能更易於理解這場大混戰的背景。

日期: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