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防範詐騙的第一道防線,統一證券結合內外資源,鎖定青年學子與高齡長者,加碼守護金融弱勢族群,推廣金融教育與創新防詐,雙軸確保全齡金融安全!
日期:2025-01-21
一月十五日由《今周刊》舉辦的舉辦的「防詐新戰略」防詐調查論壇,邀請到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來跟大眾分享警察系統觀察到現今詐騙的手法及樣態。
日期:2025-01-15
詐騙究竟有多猖獗?就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彭金隆都分享,自己在上個月第一次收到詐騙訊息,「我必須承認,我想大部分的人在第一時間,應該沒辦法立刻聯想到這是詐騙,但是你必須要在幾秒鐘之內馬上有警覺」。《今周刊》週三(1/15)舉辦「防詐新戰略.防詐調查發表記者會暨論壇」,論壇上,彭金隆先向26家金融機構,以及10多個金融機構周邊公協會表達感謝。「金融業站在第一線,肩負非常多的壓力及使命,本來是要提供市場正常、迅速、快捷且有效率的金融服務,但卻成為被詐騙集團利用的工具」。儘管知道金融業背負壓力,但彭金隆也喊話業者,「我們無法避免要在這方面盡最大的努力來做這件事」。在面對詐騙方法層出不窮的同時,金融業就必須持續精進反詐措施,在金流上則必須想辦法「阻詐」。
日期:2025-01-15
「新的詐騙科技手法,真的層出不窮。」從電腦防毒做到金融防詐,對抗網路惡意攻擊逾30年之久,趨勢科技台灣區總經理洪偉淦在《今周刊》舉辦的「防詐調查發表論壇」,分享著對於防詐騙的最新研發成果,這款名為「趨勢科技AI防詐達人」的APP,不但內建AI防詐能力,也有著趨勢科技對於防詐行動,期望能賦予更高價值的計畫。
日期:2025-01-15
全民對詐騙深惡痛絕,《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周三(1/15)登場的「防詐新戰略.防詐調查發表記者會暨論壇」中提到,推動更多民眾辦理不動產預告登記,或研擬解除定存或匯出大額款項時通知第三人機制,以及加重詐騙刑責,是反詐最有效的第一步。行政院政委林明昕表示,2025年元旦上路的「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要以法律與政策相輔相成遏制詐欺犯罪,同時強化網路平台治理、公私合作打詐、強化AI工具等全面提升打詐量能,行政院也至少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策略會議,滾動檢討新的打詐策略。
日期:2025-01-15
在石化業工作40年、擔任高階主管的昆伯,在65歲退休前夕,因為一通陌生電話,在驚心動魄的182天內詐騙集團扮演20個角色,4700萬元資產全數歸零。
日期:2025-01-15
(今周刊1465)「我是金融專家」、「我很懂得辨別詐騙招數」、「我怎麼可能被騙!」你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嗎?小心,這正是容易被詐騙集團利用的認知誤區。
日期:2025-01-15
(今周刊1465)編按: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身為第一線的銀行員、房仲業,除了日常的金融業務,還肩負著保護客戶資產安全的重責大任,與詐騙集團鬥智鬥勇,可說是家常便飯,以下是兩位防詐達人的心聲。
日期:2025-01-15
(今周刊1465)電話那頭,戶政事務所人員狀似急切地說明情況,「現場有位先生自稱受到您的委託……,我想跟您查證確認。」公務員的態度固然誠懇,卻說得一口標準「北京腔」,顯然有詐;而且,接到電話的還是國泰世華銀行洗錢防制部協理林純良,熟悉各種詐術的他,二話不說當場掛斷。
日期:2025-01-15
(今周刊1465)二○二二年夏天,貝拉(化名)在臉書認識一名有「共同好友」的男網友,幾次聊天,透露出對加密貨幣感興趣的她,很快收到對方邀請,加入海外的DigiFinex交易平台。
日期: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