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60)韓國,一向是台灣最可敬的對手。經濟上,兩國有相似的發展軌跡;產業上,兩國也常存在競爭關係。過去10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細究之下,韓國面對的困境,其實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深思之處。
日期:2024-12-11
今周刊編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確定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他選前多次提到台灣如果要美國保護,應該支付「保護費」,在華盛頓郵報專訪時,更說台灣國防預算應該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換算大約是2兆6千億元。目前台灣的國防預算佔GDP 2.4%,週三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被立委賴士葆問到是否可能增到GDP 5%,他話還沒說完,賴士葆就說:「不可能啦,要大聲講不可能啊」,柏鴻輝就說「是、是、是」。柏鴻輝說,國防預算要看國家財政,面對軍事環境威脅下,當然會希望逐年成長。國安局長蔡明彥被問到,川普執政是否會對台灣有壓力?蔡明彥說,川普上次執政期間,和台灣、美國國會以及行政部門等溝通都非常順暢。他說,當時美國對台軍售制度化,2020年美國軍艦穿越台海達13次創新高,選舉期間難免會有些政策說明跟政治處理,但未必在選後變成是政策,會持續觀察後續狀況。
日期:2024-11-07
台灣數位科技與政策協進會今日(10/1)在台北舉辦座談會,聚焦企業網路安全議題以及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日期:2024-10-01
最近許中國在南海的擴張行為,使得許多人開始感覺到南海已經成為比台海更可能引發中美兩個強權軍事衝突的地點。當然,我們不希望任何戰爭的發生,然而,在假設中美之戰不可避免下,美國在南海反擊中國的侵略,將比在台灣海峽有更大的機會獲勝。台灣的政府與人民因此是否「樂觀其成」?
日期:2024-09-30
國軍漢光40號實兵演習將於本月22至26日在全台多處地點登場,包括桃園國際機場、松山機場、台北港、觀音海灘、知本海灘、甲南海灘等12處地點。根據國防部先前說明,這次漢光演習將以全員、全裝、部分實彈的形式,於各戰略執行單位和地區,結合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實施全面防衛作戰演練。台海穩定及台灣安全早已成為國際社會重視的焦點,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認為,台灣在國防建設、建軍備戰上,不應該把美國(美軍)當成典範或效法對象,而應該注意世界上與台灣一樣,是面對大國敵人的小國,例如以色列、芬蘭、愛沙尼亞、立陶宛,甚至是烏克蘭。博明也認為,國軍及台灣社會在討論強化防衛力量時,應該要先研究如何強化組織及人員,也就是先從軍事文化的層面下手,而非一開始就討論要買什麼看來很厲害的武器裝備。
日期:2024-07-09
通過軍事實力、聯盟承諾和對侵略的堅定立場來實現強大的威懾,對於防止戰爭至關重要,因為這樣可以阻止潛在的侵略者發動侵略。
日期:2024-06-19
近年來,台灣的軍工產業隨著地緣政治與國際情勢變化,逐漸受到重視,也成為政府施政的重點。專家點名8檔仍值得布局的利基型公司,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4-05-08
根據統計,高達70%的人即便客觀看來高成就,卻都曾經恐懼被他人高估,擔心自己「德不配位」,在心理學中稱呼此狀態為「冒牌者症候群」,嚴重者可能影響人際關係、職場表現、個人生活…該如何突破、克服?
日期:2024-03-22
近日馬英九前總統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馬先生最值得關注的看法是「無論台灣如何自衛都永遠無法抵禦與中國的戰爭, 也永遠無法獲勝,他們太大了,比我們強太多了..... 就兩岸關係而言,你必須相信習近平···」
日期:2024-01-11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其外交專業角度出發,闡述眼中的美中、兩岸、台美等之間的複雜關係與地緣政治,並延伸觸及經濟安全、國際與兩岸局勢。
日期: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