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關鍵零組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關鍵零組件共有541項結果
傳產

川普加徵25%汽車關稅,全球供應鏈瘋了!台灣整車廠不會最慘…它們年銷美國千億「恐才是大苦主」

美國總統川普無預警預告,4月2日將針對汽車與相關零組件,全面加徵25%關稅,讓全球汽車供應鏈跳腳。此前,川普喊出「對等關稅」概念,不少人點名台灣對汽車業課徵過高關稅,恐怕招來川普針鋒相對,列為「骯髒15國」。只是,川普這次加徵25%關稅,各國汽車業無一倖免。車輛公會就指,川普口中的對等關稅,目的是「推動製造業回流」。因此,車輛公會建議,台灣汽車出口至美國的金額,僅約新台幣30億,反倒是進口額達303億元,現階段美國提高關稅對台灣整車影響不大。車輛公會建議,「台灣不應貿然無條件調降關稅」。

日期:2025-03-28

科技

黃仁勳引爆光通訊需求 六歲科技新創搭上順風車 合聖用「設計服務」 策略 勇闖CPO市場

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技術崛起,為台灣光通訊產業迎來新機會。其中,合聖科技以新創之姿,憑藉技術、快速卡位供應鏈,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日期:2025-03-26

科技

搶下太空產業門票 跨入兆元商機  鴻海天地通吃 晉升衛星製造整合

對鴻海而言,進入太空看似遙遠,但絕不是無法達成的白日夢。深信衛星是繼電動車、AI伺服器後下一個成長引擎,歷經三年多學習、試錯,他們終於拿到門票。

日期:2025-03-19

科技

民用、軍用新標配 全球競速布局低軌衛星 閃耀新商機 連接未來的人造星座

自SpaceX的星鏈成功發射首批低軌衛星以來,新太空市場成為備受矚目的大餅。隨技術進步、整合需求提高,台廠能否在打入設備供應鏈外深化加值服務,將決定在這條「面向太空」的市場征途上,這些「星」成員們能走得多遠。

日期:2025-03-19

科技

新漢(8234)股價52→105.5元翻倍,搭上人形機器人熱潮?董座解密原來10多年前曾做這件事

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同步看好人型機器人發展商機,連帶讓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後勢看漲。近月股價從2/3最低52.5元,至周一(2/24)最高已經翻倍來到105.5元的新漢科技(8234),董事長林茂昌指出,過去因為標準不一,無人全自動生產線很難打造,現在透過開放標準,可以打造無人生產線和無人工廠,台灣若能領先全世界走向開放標準的相容機器人和智慧產業,可以為全世界打造無人工廠。黃仁勳日前看好未來2 到3 年內,AI 人形機器人將出現明顯突破,林茂昌則相對保守,他引用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見解說,「現在時機還沒有完全到」、「我在看5年之內,大概還沒有完全的實用的價值」。謝金河也認為,跟自駕車一樣,都需要一點時間。至於台廠在這場AI、人形機器人戰役中要如何突圍?政大數位內容學程助理教授侯宗佑認為,機器人的大腦,也就是晶片運算能力還是滿重要,大家會更期待人形機器人可以溝通上無縫溝通,這時運算速度就很重要,這就會是台灣一個很大的優勢。謝金河秀出機器人產業分佈圖指出,從最高端的AI感知系統,也就是晶片到視覺系統,有大立光、聰泰;機器線性關節零組件相關零組件、電池機構件、散熱、軸承齒輪、自動化設備,這些和大、鴻海、華碩、和椿到英業達都會有角色。

日期:2025-02-24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599期︱億光、劍麟、神基2025年獲利期望值設定︱股池更新

我們這期來對億光(2395)、劍麟(2228)以及神基(3055)設定2025年的獲利期望值。

日期:2025-02-10

科技

清大博士赴美交換1年,返台借200萬創業…光焱從太陽能「慘業」攻進半導體,亞馬遜太空實驗室是客戶

太陽能電池市場起家的量測設備廠光焱,成功轉型,打進全球影像感測晶片大廠,以及光達、航太供應鏈,去年上半年毛利率逾6成,成為光電量測上的要角。

日期:2025-02-05

台股

2025繼續跟著AI大浪衝一波?精材、達發、宸曜…「雙層濾網」篩好股,10檔名單出列!

展望2025年,AI相關題材仍是投資主軸,且大浪延伸至上下游及周邊產業。眾多AI概念股中,有哪些2024年營運成績亮眼、未來還可望持續乘勢上揚的公司?

日期:2025-01-15

科技

鴻海代工事業從PC、手機到電動車 如今放眼十年後要代工做低軌衛星?其實在10月鴻海科技日已現端倪

鴻海想要把代工事業從陸地做到天上,甚至做到太空?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鴻海集團已經布局約四年的進度,而且已經在本月初由國家太空中心在高雄舉行的《2024台灣國際太空年會》展場,做初步的成果展示,並吸引了多家涉足低軌衛星(LEO)業務的歐美廠商興趣。當然,現在距離鴻海真正要吃到代工生產低軌衛星商機,還要很多年,但在鴨子划水四年後,不難看出,鴻海在董事長劉揚偉擘劃下,眼光已經放到10~15年後可能出現的新商機,或是更久之後的潛在機會。

日期:2024-12-24

科技

供內需、拚外銷 產業仍藏五大隱憂 搶「非紅供應鏈」兆元商機 無人機國家隊蓄勢待飛

全球無人機產業積極「去紅化」,美國頻頻訪台尋求供應鏈合作,賴政府更喊出,二○二八年前達成無人機月產能一.五萬架,產值成長幅度逾十倍。台灣無人機產業究竟玩真的還是假的?商機有多大、挑戰又有多大?

日期: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