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醫藥監管制度,以及利用AI開發新藥,成為中國製藥業加速發展的關鍵優勢。面對半導體生產轉移的壓力,台灣應該更廣泛地應用電子業的專業知識。
日期:2025-03-19
2024年諾貝爾獎化學獎於台灣時間下午5時45分公布,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貝克(David Baker)、Google旗下DeepMind人工智慧AlphaFold蛋白質結構資料庫開發人員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與強普(John Jumper)共享殊榮。學者認為,AI設計抗體,不僅減少臨床試驗的失敗率,更省去動物實驗的過程,有助於擴大設計與開發藥物、疫苗的可能性,不過跳脫大自然演化,能否應用於臨床有待商議。AI已廣泛應用於各領域,今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的3名學者專家,以AI準確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有助於設計全新的蛋白質,並識別新藥物標靶。
日期:2024-10-10
隨著降息時程確定,資本市場可望直接受惠族群之一就是生技,由減重藥開啟的長線賽局,也將逐漸進入眾藥競逐階段,進而逆轉重大病程,甚至延壽。
日期:2024-08-28
生技醫療為下一世代新興產業,臺灣證券交易所4月8至12日一連5天與永豐金證券合辦「生技醫療產業」主題式業績發表會,共邀請佐登-KY(4190)、藥華藥(6446)、美時(1795)、麗豐-KY(4137)、金萬林-創(6645)、晶碩(6491)、保瑞(6472)、沛爾生醫-創(6949)、華安(6657)、寶齡富錦(1760)及台耀(4746)共11家公司與會。
日期:2024-04-24
氣候變遷,旱澇交替,創新是瞻望未來的窗,好奇與想像驅動我們向前,勇敢探索未知、無畏無懼。49年來,工研人持續創新、敏捷應變,以科技研發,帶動一波波產業發展,邁向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的未來。
日期:2022-07-15
美國藥廠吉立亞(Gilead Sciences)研發出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日前治癒一例美國本土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一天內症狀即好轉且無副作用,該藥因而被認為有機會拿來對抗武漢肺炎;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今(20)日宣布,已經完成瑞德西韋毫克級的合成,純度達97%。
日期:202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