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開放政府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開放政府共有48項結果
政治社會

賴清德拿下558萬票當選總統:國家正走在正確路上,不走回頭路!成功打破執政8年魔咒

2024年總統大選以及立委選戰週六(1/13)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於國際記者會上宣布當選,最後拿下558萬多票並發表勝選感言,打破民選總統以來執政不超過8年的魔咒。根據中選會資料,2024年總統、副總統選票最終開票結果,為賴蕭配取得558萬5359票、得票率40.0509%;侯康配取得467萬386票、得票率33.4899%;柯營配得票數為368萬9896票、得票率為26.4591%。賴清德說,台灣人民用行動成功抵禦外部勢力的介入,自己的總統自己選,在三組候選人中,賴蕭配得到最多的支持,代表國家會繼續走在正確的路上,不會轉向,更不會走回頭路。政治學者王業立分析,賴蕭配能當選,主因是賴清德從中央到地方歷練完整,能成功繼承民進黨執政8年優勢,更因堅持蔡英文路線,很大程度地降低其「台獨金孫」負面標籤的影響,加上民進黨推出很多的政策,都能成功吸引選民支持。

日期:2024-01-13

政治社會

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賴清德登記民進黨總統初選,轟中共大玩和戰兩手策略、揭3目標4挑戰

民進黨周三(4/12)召開第20屆第12次中執會,身兼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迴避,推選代理主席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主持,會中通過2024年第16任總統提名候選人案,正式公告由賴清德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2024年第16任總統。賴清德獲得黨內提名後發表談話,強調上周總統蔡英文的出訪,與前總統馬英九的中國行,呈現對台灣不同的意義和價值。馬是走回過去一個中國原則框架,蔡總統則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國際迎向未來,這正是2024年之後的國家未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賴清德也揭示、承諾將帶領全體立委候選人完成2024年大選兩大總目標為總統高票當選、國會單獨過半,並以此穩定的民主力量,實踐「民主團結」、「民主治理」,以及「民主和平」三大民主行動,來推動國家希望工程,達到「民主」、「繁榮」、「和平」的目標。至於有關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黨內初選作業,民進黨新聞部主任、發言人張志豪轉述表示,共計有39個同額競選選區停辦民意調查作業,2人以上登記參選之14個選區須辦理民意調查作業。民進黨中執會審查2024年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提名初選76位登記參選人,經業務單位審查,除「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第六條規定的消極資格將轉請中選會協助查證外,其餘參選資格均符合規定。此外,會中也同意屏東縣第一選區黃信茗、嘉義縣第一選區黃榮利、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退選後嘉義縣第一選區形成同額競選,一併同意停辦民意調查作業。針對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後,該選區形成無人登記,後續提名作業,是否重新辦理初選登記作業或採徵召方式,交由2024大選提名策略小組進行研議後,再送中執會決議。(原文刊載於2023-03-15,更新時間為2023-04-12)

日期:2023-04-12

政治社會

有健全國會才有健全民主!游錫堃提開放4方向:立委怕公督盟「我也怕」,但會讓國會更好

今周刊編按: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美國國際民主協會及西敏寺民主基金會 (共同舉辦的「2023國會開放與監督論壇」(Parliamentary Openness and Monitoring Forum),週三(3/15)於新板希爾頓飯店圓滿結束。公督盟作為發起團體,論壇閉幕儀式邀請了來自全球共11個國會監督團體一同簽署行動宣言,象徵連結台灣與理念相近之民主夥伴更進一步的國際合作。美國國際民主協會民主治理計畫總監Kristen Sample在閉幕儀式時提到,這兩天的討論有許多與談人提到威權擴張、民粹主義、錯假訊息,及公民對體制的信任下降等等的情況,但民主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必須不斷的實踐。Kristen也提到,許多國會的資訊開放程度有所提升,部分與談人也提到建立國會議員與國會監督團體間的合作、組成不同類型的聯盟和夥伴,甚至跨國的聯盟關係,對於開放國會及監督國會也相當重要。論壇中許多人分享了寶貴的經驗,包含如何營造更多元共融的國會、如何讓國會對公民更開放、真正成為人民的國會,許多國際講者提到了不同的科技或是資訊平台,Kristen說許多充滿創意的做法,相信可以讓不同國家的團體能夠合作、促進正向的改變。世界民主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挑戰,但他特別指出國會議員與監督團體之間的良性互動是國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創會理事長顧忠華表示,國會是民主制度運作的核心,也是政治和社會進步的動力,透過國會與公民社會的合作,民主制度才能帶給人民幸福,公督盟從2007年成立後推動立法院透明化及問責有了相當具體的成果。顧忠華認為,選舉是促進進步的關鍵時刻,例如要求候選人簽署改革承諾書,以讓公民社會可以持續監督政治人物,他將這一方法分享給全球各地的監督夥伴。最後由公督盟理事長曾建元,以及亞州自由選舉網絡(ANFREL)計畫專員Lee Chun Lun、印尼議會中心 (Indonesian Parliamentary Center)總監 Ahmad Hanafi、科索沃民主研究所計畫經理Violeta Haxholi、科索沃 Democracy Plus資深政策分析師Albana Rexha、阿根廷 Directorio Legislativo 全球執行長 Maria Baron、及馬來西亞 Sinar Project共同創辦人 Khairil Yusof共同在現場簽署行動宣言。另外日本團體萬年野黨、巴基斯坦的自由公平選舉人民行動(PAFFREL)、斯里蘭卡的自由公平選舉網絡(TEDA-FAFEN)、及非洲議會網絡(Parliamentary Network Africa)也線上簽署完成,合計11個團體響應。

日期:2023-03-15

政治社會

數位力即國力!《部長講堂》邀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暢談強化全民數位韌性

海外僑胞是臺灣國力的延伸,與國家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僑務委員會本年推出直播單元《部長講堂•與僑胞有約》,邀請多位中央機關部會首長,與海外僑胞分享政府各領域重要政策,藉此瞭解國家發展現況,更期盼導引僑胞豐沛能量助力臺灣,提升臺灣在社會、科技及經貿等領域的發展動能。

日期:2022-10-19

政治社會

環境永續 人權無距 實踐《奧爾胡斯公約》精神

去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將氣候變遷納入基本人權,也就是說,獲得乾淨、健康和永續環境是一項基本人權。國家人權委員會日前舉辦二○二二環境權與公民參與論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奧爾胡斯公約委員會前主席Jonas Ebbesson 線上分享國際經驗,希望台灣也能實踐《奧爾胡斯公約》精神,確保永續發展與人權立國。

日期:2022-09-23

政治社會

串聯公私協作、集結眾人智慧 數發部扮「馬達」驅動 打造全民數位韌性 首任部長唐鳳出招

「數位發展部」將於八月底掛牌成立,首任數發部長唐鳳形容,這個新機關就像是一顆馬達,透過公部門與民間協作的運轉模式,來加速台灣數位政策創新與變革,向前推進。

日期:2022-08-24

2022縣市長選舉

勇敢站出來別怕!「客家農村么女」賴香伶領著關廠工人爭權利:弱勢的人還是有可能改變制度

「賴香伶」這三個字,在勞工心中有一定的份量。她於1994年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為勞工發聲。畢生投入勞工運動的她,從街頭、工會、台北市政府到立法院,始終站在勞工立場解決不公不義。從幕僚、政務官,到民意代表,28年來累積厚實且完整的資歷。今年,她要讓自己的職涯再上一層,代表民眾黨角逐桃園市長。她堅毅道:「我有能力提出選民想要的政策。」

日期:2022-08-01

國際總經

民主峰會「綠綠的台灣地圖」嚇死美國 唐鳳視訊「被消失」?外交部曝實情

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上週代表台灣參加由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民主峰會」,不料當唐鳳簡報時,內容出現一張將台灣與中國標成不同顏色的地圖,引起美國驚慌,視訊畫面瞬間「被消息」只留下唐鳳的聲音;對此,美方事後解釋是螢幕共享畫面的技術問題、非故意,我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也表示,台美雙方已就該技術性問題充分溝通,雙方關係穩固友好。

日期:2021-12-13

政治社會

開放政府打開公民參與新大門 公民科技、青年力量投入公私協作行列

2021年9月25日(六)下午,國發會與開放文化基金會合作,於臺北國際藝術村舉辦「開放政府週末論壇」,邀集數位政委唐鳳和各界人士開講,討論開放政府如何協助防疫、幫助青年參與、落實公民監督。本次活動因應中央防疫降級,採實體和線上混合模式舉辦,並全程在國發會及開放文化基金會臉書粉專直播。

日期:2021-11-05

政治社會

「與民共利,開創新未來」從開放中找尋公私協力的新契機

民主進程不斷往前推進,政府單向政策布達的時代進入尾聲,為了滿足公民參與政治和社會事務的渴望,「開放政府」開始在全球遍地開花,臺灣也跟進了這波浪潮,在開放資料之餘,促成了更良能的開放政府,也經由公私協力,見證了民間的力量。

日期: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