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次,謝院長都在雨中留下淚水。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會遇到下雨的機會很多、流淚的機會很多,但是在雨中分不清淚水或雨水的機會並不多。當然電影跟韓劇裡頭有很多啦,但是那些,多半是骨肉分離或愛侶轉身離去的鏡頭。可以說政治人物很少,而且一生有兩次的政治人物可能沒有第二個,我是指在台灣。
日期:2025-03-25
總統喊出「資安即國安」,但台灣的資安產業仍面臨企業意識不足、人才流失等嚴峻考驗。三個背景歧異的中生代資安人,打算窮盡畢生所學,為台灣打造更健全的資安生態圈。
日期:2025-03-05
高舉公開透明、清廉旗幟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入兩大弊案,遭檢方起訴求處重刑。走過10年,這個政壇新星,成了自己最痛恨的貪汙嫌疑犯,他究竟走錯了哪一步?
日期:2024-12-31
週日(7/21)民進黨舉辦全代會,「民主台灣,團結向前」為今年主題。黨主席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在母親台灣的懷抱中,大家有權利根據共同的理想,打造自己的國家;同時指出黨職改選,代表著民進黨正式進入新的階段,「期待民進黨新的團隊,能為新時代承擔比以往更大的責任」。
日期:2024-07-21
(今周刊1434)「氣象達人」搖身為環境部長,彭啓明如何帶著國際經驗、民間意見,緩解碳焦慮和綠通膨? 面對產業競爭力、環境正義等難題,他會替環境部帶來哪些「新氣象」?
日期:2024-06-12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週一(5/20)上午宣誓就職,賴清德於就職演說中,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為題,向中國釋出善意。他指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賴清德也向國人喊話,「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在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賴清德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日期:2024-05-20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五(4/19)發布第四波內閣人事,新任環境部長爆出大黑馬!將由氣象專家、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啓明出任,衛福部長則是由曾任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前立委邱泰源出任。新任勞動部長由行政院副秘書長何佩珊接任,客委會主委則是由台南市客委會主委古秀妃接任,原民會主委則是原住民族發展中心主任曾智勇升任。
日期:2024-04-19
準閣揆卓榮泰週五(4/19)公布第4波新內閣人事,公布環境部長、衛福部長、勞動部長、客委會主委以及原民會主委等5人。其中最大黑馬,環境部長由氣象專家彭啓明接任。對此,彭啓明在臉書表示,正式接受準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先生的邀請,將擔任環境部長。他表示,「服務公職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但在極端氣候的威脅、2050淨零碳排等目標,這些環環相扣的議題,很需要國際間、各國政府部門間、政府與民間、民間創新的生態系的合作,很需要有上位的「氣候治理思維」。
日期:2024-04-19
《人工生殖法》上路16年多,僅限不孕夫妻適用,也未納入代理孕母制度。多年來,國人被迫到海外接受療程,民間團體和立委紛紛高喊修法,但對開放程度產生歧見。
日期:2024-03-27
2024年總統大選以及立委選戰週六(1/13)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於國際記者會上宣布當選,現場喊出拿下550萬票並發表勝選感言,打破民選總統以來執政不超過8年的魔咒。總統蔡英文也親自上台感謝所有選民:今天的選舉結果,台灣人民選擇民進黨繼續執政,台灣走向世界的路,我們身為執政黨,必須要穩健前進,同時讓台灣更加堅韌。 「而同時,這次選舉,大家也選擇了一個必須有更多朝野對話、合作的國會。這告訴我們,有許多過去施政,有不盡周延,或者社會了解不夠的地方,都需要更盡力去跟社會溝通。身為執政黨,未來我們也應該主動地走出去,傾聽、團結,凝聚最大共識,讓國家繼續前進」。而賴清德也二度上台致詞,他說這場選戰,讓世界看到台灣人民對民主的堅持。「這樣的聲音,我希望對岸也能充分理解,兩岸之間對話交流,才能降低風險;我們必須用交流取代圍堵,用對話取代對抗,才能和平共榮」。
日期: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