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多具收益平準金機制,卻產生了藉平準金衝高配息的疑慮;金管會出手限制平準金亂象,針對動用平準金訂定四大規範,未來ETF配息水準將見真章。
日期:2024-01-24
被稱作台版FANG的富邦臺灣中小(00733),近兩年、近3年甚至近5年的累計含息報酬率也都是台股原型ETF第1名。去年(2023)含息報酬率為72.55%,遠勝群益臺灣加權正2的64.98%,即使把時間拉長到2年及3年,也是大幅領先。對於這檔ETF,可以怎麼搭配呢,不敗教主陳重銘認為,投資ETF就是靠一籃子好公司幫你賺錢,專注在大型股的006208(核心持股),以及聚焦在中小型股的00733(衛星持股),就具備「互補」的效果,讓投資布局更完整。
日期:2024-01-19
許多學生在課堂上曾向我提問,要如何成為一家公司的CEO?而營運一家公司又該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我認為,要成為成功的經營者,需要培養一系列的技能和特質,以及持續學習和適應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最關鍵的要素就是:要有驅動自己成功的「動力」,在每日的生活中刻苦自律、貫徹執行。
日期:2024-01-18
「在現今房價高漲的時代,許多想買房的年輕人會向父母請求支援,而不少父母也願意用自身財力幫助子女買房置產等,減輕子女生活負擔,但要小心特定情形會被視為「擬制贈與」,可能會被國稅局追繳贈與稅。」所謂「擬制贈與」,白話解釋就是「視同贈與」的意思,也就是說表面上以別的名目例如:資助他人購買財產或幫忙負擔債務等,但實際上是將個人的財產移轉給他人。
日期:2024-01-17
編按:鍾欣凌在獲得54屆金鐘獎女主角獎時說:我是諧星,我會演戲。這句感言不但贏得台下熱烈掌聲,也為自己的演藝工作做了「幽默與轉念」的註解。她說:「一直以來,身為諧星很習慣用幽默化解情緒,看事情的角度不要太鑽牛角尖,負面情緒就降低了。」「就像小時候被講大摳呆會很受傷,好像整個世界只剩下這件事,但長大後發現沒什麼大不了,攤開自己的缺點、調侃自己,別人就不會繼續在這個點上作文章。」在角色中遊走,點點滴滴呷苦當呷補,鍾欣凌領悟死要面子,只是鳥事。她慢慢找到幽默是自己情緒的停損點,轉念是壓力解鎖良藥。如果逗人笑是最舒服的表達方式,那麼天生我材必有用。
日期:2024-01-17
台股選前觀望氣氛濃厚,近兩日連續下跌百點,然而ETF人氣始終不墜,觀察56檔台股ETF規模增減概況,有17檔規模逆勢增加,最具人氣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增加42.33億最受投資人青睞,日成交均量12.5萬張,成為56檔台股ETF中成交量與規模增加雙冠王,顯示出投資人對於穩定配高息的台股ETF更買單。至於新的一年如何打造「月月配息」,躺平退休?暢銷書作家、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表示,以高股息搭配債券型ETF有兩種組合,分別是: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美債20年(00679B)+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以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日期:2024-01-12
近年Fed為解決頑固的通膨大舉升息,使得2023年全球併購活動急速萎縮、交易總金額未達3兆美元,為10年來的最低。然而,隨著Fed升息進入尾聲,以及AI等新興科技持續加速世界變革,跨國企業仍需透過併購轉型、創新,改變市場競爭格局,預期2024年的併購案將會增加,尤其是能源、醫療、高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此外,台灣近期的一些購併案,不少都是國際大廠自己找上門談併購,顯示台灣企業的經營能力及經營環境持續被世界肯定。
日期:2024-01-10
南山人壽因日前遲未獲工會同意延長工時,違法次數不斷累積,最多1個月加班高達40小時,一再觸法之下已達到北市勞動局最高罰鍰金額150萬元。而勞動局今(1/5)日也公布2023年11月份違反《勞動基準法》遭裁罰的企業,台灣宅配通、大河屋餐飲僅次於南山人壽。
日期:2024-01-05
編按:幾乎沒有不關心孩子身高問題的家長......「我和另一半都是小個子,孩子注定長不高嗎?」「孩子功課壓力大沒時間,該怎麼促進他發育?」「孩子從小瘦弱、身體虛,要怎麼改善?」「狂補鈣能彌補先天的不足嗎?」事實上,遺傳因素只能決定身高的70%,營養、睡眠、運動、情緒這些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能達到30%。30%,意味可以比預期多長10公分以上,甚至從160到180公分的巨大差距!補鈣、跳繩、按摩….用盡方法激發孩子生長發育同時,你知道孩子在哪個時期適合怎樣的方法嗎﹖1個觀念改變,你的孩子可能比預期多高10公分!
日期:2023-12-31
2024年即將展開,全球過去一年半的升息政策也將進入尾聲,而美國聯準會在12月突然態度大轉向,由鷹轉鴿,讓許多華爾街知名投資銀行也對此重新修正2024年的預期展望。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齊亞斯(Jan Hatzius)最新發布的《美國2024年經濟十問》中,即對聯準會的降息預期和經濟成長率提出了不同觀點。
日期: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