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曾多次提及,從商業的角度,台積電去美國鳳凰城蓋廠製造高階晶片是完全不合理的,這不是像汽車搬到美國製造會有利在當地賣,台積電製造的不是成品,而是零件,晶片都要先運回亞洲組裝成產品(例如iPhone),再運回美國賣。更何況在美國製造,也不是為了要服務美國當地客戶,例如像蘋果公司,一定採用最先進製程、且只有會台灣做的晶片(美國當地生產的晶片製程至少比台灣落後1至2個世代),所以蘋果一定是到台灣的台積電總部直洽談,而很多大客戶如NVIDIA等,則早已在台灣落地設辦公室甚至亞洲總部。
日期:2025-02-16
NASA前太空人麥克‧馬西米諾來自工人階級家庭,他視力不佳、不擅長游泳、有懼高症…卻克服了種種生理與心理恐懼及限制,面對各種令人灰心情況都不輕言放棄,緊緊抓住百萬分之一機會,打敗不可能。台灣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人稱「火箭阿北」,現在也為台灣抓住機會,造一個自造火箭以發射衛星的偉大太空夢。
日期:2025-02-14
編按:作者Ryan爸爸是一位年約40歲的高中數學老師,當初因為嚮往教職退休金制度,放棄高收入的科技業,誰知才踏入教育圈沒幾年,政府就開始推動年金改革 。憤慨之餘,突然醒悟與其擔心之後領不到退休金,不如靠自己創造,於是展開了存股投資之路。平時喜愛研究投資以及閱讀,於2022年創立IG帳號「RYAN爸爸理財誌」,分享自己的投資存股經驗、心得和理財書籍,存股邁入第16年,也曾因為不正確的投資心態而損失慘重,終於在2024年股息突破百萬元關卡,存股策略不僅領取股息,也致力於總資產的增長,朝著股息與資產增長的雙贏計畫持續前進。
日期:2025-02-13
二○二四年技嘉科技營收達歷史新高,市值登上台灣上市公司前五十大;但創辦人之一的劉明雄卻於同年與世長辭。葉培城沉澱半年,緬懷這位相識近半世紀的創業夥伴。
日期:2025-02-12
編按:吳明賢醫師師承陳建仁、林肇堂兩位教授、經驗豐富的他,從在馬祖研究,於台灣行醫的小醫師,一路走到今日台大醫院院長的位置,始終在探求何謂良醫、制度與機構如何成就理想的醫生和醫療環境。他寫台大醫院如何從常德街一號,跨越濁水溪發展茁壯的歷程;他寫自己所見所聞的前輩、同輩中人令人感佩的做事風格和事蹟,注重精神的傳承;他直率記錄經歷新冠肺炎這影響全球的超級病毒時,他對醫病的思考、對時事的針砭。「如果人生有值得熱愛的人事、一份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工作,就是幸福。」
日期:2025-02-12
編按:最新的定期定額排行在2/11出爐,股票部分,台積電、兆豐金、玉山金仍穩居前3名寶座,ETF組則仍由00878稱霸,值得一提的是,006208首度打敗0050、0056,衝上人氣亞軍;此外,去年定期定額人數翻倍成長的00757,名次連續第2個月再度上升2名,近兩年績效已經超過160%,估計將吸引更多存股族,搶進前10名指日可待。
日期:2025-02-12
能獲選進入享譽全球的美國西點軍校,是最優秀的軍事人才,但台灣自該校畢業回國任職的軍官,卻因缺乏部隊歷練與人脈,晉升狀況不如預期,也難以實現改革軍事文化的理想。
日期:2025-02-12
從最初的盲目操作,到經歷兩次虧損,最終建立起系統化的投資邏輯。張永叡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投資心路歷程,以及致富的祕訣。
日期:2025-02-12
我們之所以覺得辛苦、社會不公平,那是因為我們站在不對等的弱位邊,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不對等的強位邊,看事情的角度可能就截然不同。當一般人投資都在看幾天、幾個星期時,更具有智慧的投資高手會看長期,也許是三年或五年、又或者是十年,而更有遠見的人會直接用一個世代來規劃財富。
日期:2025-02-11
「存好股,堅持下去就對了」!存股族最怕意志不堅定,我有一個朋友,去年用房子來二胎,跟銀行借了500萬,一開始信誓旦旦說要買00919,那時候股價23元,後來也確實買了00919共200張,不過經過2024年4月的跌勢,也就將200張00919全部出脫,小賺2萬元,這時候的他就不敢再進場買股了。
日期: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