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實價登錄揭露,今年1月板橋豪宅「馥華雲鼎」14樓戶,以總價1億1188萬成交,單價72.2萬,創下該社區近3年以來單價、總價的「雙冠王」!進一步對比屋主在2017年買價為9788萬,持有4年轉手獲利達1400萬!
日期:2021-05-04
現今房價高漲,年輕人很難自力買下一間新屋,買房往往要靠父母或長輩資助,常見的方式有四種:(1)父母直接贈與不動產給子女、(2)父母贈與現金給子女購買不動產、(3)父母出售不動產給子女、(4)父母替子女購買不動產。其各有利弊,應視個案評估。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節稅規劃不應短視近利,因小失大。
日期:2021-04-29
公股行庫爆發新一波人事大地震,最受矚目的是接連踩雷、受潤寅案與遠向案呆帳拖累的台企銀,行政院為何選在此時撤掉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大位? 其幕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隱藏內幕?
日期:2021-04-21
我們都知道,自然界有其不可逆轉的定律,例如地球會自轉和公轉、植物會開花結果、人有生老病死。同樣的,由資本主義運作的社會也有不變的規則──不斷向上攀升的CPI(編按: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永遠不會下降。CPI不僅會向上走,還會帶動所有利率指數跟著跑,導致水電、瓦斯、石油、天然氣的費用無一不漲,CPI正是代表著資本主義的不可逆定律,一旦物價開始上揚,這將是一列永不回頭的火車。
日期:2021-04-16
編按:什麼樣的一本書,還未上市就引起整個金融界熱烈討論?央行前任總裁彭淮南頂著「全球唯一14A總裁」光榮退休才3年,近日由央行現任理事陳旭昇、李怡庭,前理事、台大經濟系退休教授吳聰敏,3位前後任理事合著新書《致富的特權:20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劍指擔任央行總裁20年的彭淮南,抨擊這些年來,台灣房價高漲、人才外流、產業升級不力,都跟央行政策脫不了關係。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更為本書寫了推薦序,陳南光指出央行必須做出制度上的改革,央行應是一個介於政府機構與研究單位的綜合體,不僅組織與運作上應更加靈活有彈性,在面臨新的總體金融與經濟情勢挑戰時,有發現問題、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並自我調整的能力。「主要國家的央行在面臨國際經濟與金融情勢的鉅變時,總會大膽地調整政策目標、啟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或重新思考貨幣政策架構,必要時進行組織結構的大幅變革。要能做到這點,央行必須有札實的研究團隊與更具彈性的組織架構與人力配置,以及應對制度變革與制定長遠計畫的能力,才能因應未來各種挑戰。」媒體上經常出現美國聯準會或是臺灣中央銀行的新聞,但是在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央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新聞中利率的升降、匯率的升值或貶值、貨幣的供給,這些看似抽象的貨幣政策調整,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絕對超過你我的想像。臺灣房價之所以如此高漲,就跟央行20年來一直維持低利率有關。而長期壓低新臺幣匯率,雖然對於臺灣的出口貿易或許曾有助益,長期而言卻也導致產業升級不力的後果,對經濟體質有負面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本書用簡潔的篇幅,提供外行人也能輕鬆看懂的解說,讓大家瞭解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日期:2021-04-06
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0戶房屋就有一戶是空房!截至今年3月中,全台六都仍有近29萬戶房屋求售。即使空屋多、沒人買,全台房市推案量仍衝破新高,較去年暴增逾四成,特定地區甚至連續四年正成長!不少人質疑,既然全台空屋賣不完,政府又連續出重手打房,為何建商還拼命蓋房子?
日期:2021-03-31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了許久,原本是高階主管的他,月薪十幾萬,出入有公司配車和司機,想當然爾是人生勝利組。結果為了要把媽媽接來住,想換個大一點的房,打聽了一下,同社區都一坪60萬了,算了算自備款和未來的房貸,頓時覺得自己墮落下流社會。
日期:2021-03-11
今天要講的這組讀者案例,是一對準備進入退休生活的夫妻,先生已經65歲,太太63歲,兩個孩子都已經長大,大女兒35歲在大公司擔任會計人員,上班工作算是穩定,兒子則快要30歲,還在奮鬥自己的事業。
日期:2021-03-09
軋空發起者點燃怒火、槓上華爾街,卻也因此大賠,甚至破產收場。回顧歷史,投機者都不會有好下場,放空與衍生性商品,務必審慎操作。
日期:2021-03-03
多年前,曾有一個朋友邀我吃飯,希望透過我的投資專業,在飯局上勸一位在股票上投資上失利的老朋友。
日期: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