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紗窗、紗門、換玻璃,修理紗窗、紗門、換玻璃……」每當我休假在家時,總會聽到窗外傳來這樣的廣播聲。一開始不以為意,日子久了,無形中也烙印在腦海裡。
日期:2025-03-20
一九三三年三月十四日,戈培爾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宣傳部長, 他把潛意識暗示的理論用到政治宣傳,有如野火燎原燒向全歐洲,最後卻燒死全家。
日期:2025-03-19
編按:錢是生活中必要且不能少的重要工具,但這項工具卻沒有使用說明書,幾乎所有人都在沒機會學習「錢是什麼」的情況下懵懂地過活。本書作者田內學原本是高盛證券資深交易員,也參與過日本銀行的利息改革,他發現,越來越多人懂得開源節流、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但如果只為自己賺錢,不懂金錢的本質、經濟和社會的運作,即使賺大錢,最終只會淪為「金錢的奴隸」。田內學透過佐久間優斗的故事,讓讀者了解金錢的本質,透過怎麼「思考錢」,決定怎樣的未來。國中生佐久間優斗,跟大多數人一樣,總是認為「有錢就能自由,沒錢萬萬不能」,談到未來志向,他長大後只想賺大錢,做年薪高的工作。有一天,在放學途中,優斗巧遇銀行職員──久能七海,七海聽說附近有棟神祕豪宅,住著一位靠投資致富的有錢人。兩人因緣際會拜訪豪宅,希望大富豪可以傳授賺大錢的祕訣。優斗總是認為「有錢就能自由,沒錢萬萬不能」,不過書中的主角:大富豪「老大」提出了三道「錢的謎團」:1.錢本身不具價值。2.錢無法解決任何問題。3.所有人都存錢是沒有意義的。
日期:2025-02-11
「不過,這裡就是劃分有錢人與窮人的分水嶺」老人深吸一口氣以後,開始講他要講的話。
日期:2024-03-28
有錢人從外表上看得出來嗎?或許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身背名牌包、開著進口跑車的人,便會覺得他們是來自上層階級,不過,在工作上見識過各種面孔的銀行職員來說,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一名在大型銀行擁有8年實戰經驗的行員,為此分享她觀察到的景象,是否能成為有錢人也與一個人的性格有很大關聯,真正的有錢人擁有3大特質。
日期:2024-02-08
今周刊編按:第60屆金馬獎週六(11/25)登場,本屆終身成就獎得主之一陳坤厚,自1960年代以攝影入行,一路從助理做到攝影指導,而後成為獨當一面的導演。1980年代初期,他與原本擔任副導、編劇的侯孝賢合作無間,憑藉被視為台灣新電影開端的《小畢的故事》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以及最佳導演,也曾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結婚》得到2座金馬獎最佳攝影。對於榮獲金馬60終身成就獎,陳坤厚謙虛表示:「不敢當!從事電影工作已六十年,很感謝一起工作的上千位夥伴,以及一路指導的前輩們。」以下為台灣電影網專訪陳坤厚一文。
日期:2023-11-25
彰化,是孕育了黃明和一家世世代代的寶地,是他成長的地方、創業的開始,以及實現醫療夢想的所在。黃明和在他的行醫路上,秉持著「利他」的精神,就從彰化一路開拓醫療志業到全臺灣。而當初影響他回鄉開起醫療事業的關鍵,必須從黃明和在臺大的求學時期談起。
日期:2023-08-16
賺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理財。每個人對金錢的敏感度不同、需求度不同。但是如果不會理財,財也不會理你。
日期:2023-08-10
去年,70歲的吳念真結束廣告公司後,接下綠光創藝董事長一職。綠光創藝以公司方式營運,將表演藝術商業化,直球對決市場。綠光創藝成立後推出的第一部舞台劇,是吳念真於2010年改編的台灣文學劇場經典系列的《清明時節》,這是該劇第4次的演出。《清明時節》講述一段外遇故事。疫後選擇這個題材,吳念真說:「戴口罩讓人與人之間有阻隔,我認為此時應該推出一齣情感比較重的戲。」透過此劇,他希望人與人之間能有更多「理解」,如同故事中的老婆和小三,最後放下對彼此的恩怨。「人到一種年紀,釋放心裡所有罪過、虧欠等蠻重要的。人生其實到最後要放開,因為你很清楚,生命來空空、去空空;空不是指錢財,而是所有得失。」
日期:2023-06-09
ATM提款時,民眾多數會認真點鈔確認過後再走,不過如果少了一個動作,萬一機器少吐鈔,銀行也是不會認帳的!有民眾分享自己經驗,去ATM提款20000,結果只有19500,她一提及此經驗立刻也有人回應,她領到的千元鈔票中間夾到1張500元鈔票,當下即告知銀行,但銀行不承認。還好該網友有習慣當場點鈔,隔天營業前調監視錄影帶見到她數鈔時有一張伍佰元,銀行才願意補回500元。究竟要怎麼點鈔銀行才會認呢?過年前領新鈔千萬要注意!(原文刊載於2022/1/23,更新時間為2023/1/9)
日期: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