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多外食,加上飲食習慣、生活節奏改變,大多數人會透過額外的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不過,有些人為了節省時間,經常一把保健食品通通一起吞下肚,這麼做真的既方便又有效嗎?對此,有專家不建議用如此方式補充保健食品,有些保健食品一起吃會讓效果大打折扣!而她也列出5組「分開吃更好」的保健食品組合,一起來看看自己是否吃對了。
日期:2023-03-02
《今周刊》1343期封面故事 〈一顆維他命背後千億競技場〉,戳破我國保健品(錠劑、膠囊狀食物製品)關稅過高的問題,成本恐怕轉嫁到消費者,影響國人健康權,也引起立委質詢關注。今年初《今周刊》更邀集產、官、學各界召開研討會,討論保健品關稅調整的可能性。立委高嘉瑜說,上週五(10/13)經濟部長王美花在備詢時已正式承諾,將於5年內逐步調降保健品關稅至20%,這將是自2002年加入WTO以來首次調降。高嘉瑜說,台灣保健品進口關稅高達離譜的30%,比美國10%、日本1%、韓國12%、中國8%都高,可謂鄰國之最,再對比香菸(27%)、及同樣因高關稅而受人詬病的進口車(17.5%),也都遠遜於保健品。上述亂象,造成同樣品牌、同樣品項、同樣容量的保健品,在Iherb未完稅價格,竟可與國內市價相差5~8倍!高嘉瑜說,「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有魄力,推動改革改正近20年來的沉痾,雖說20%相比其他國家仍高很多,但至少跨出了第一步。也期待經濟部在如今積極爭取加入CPTPP之際,對於不合理的汽車關稅也能儘快研擬調降期程,讓台灣有更多談判籌碼」!
日期:2022-09-14
疫情下,健康意識更抬頭,加上3C使用頻繁導致對視力保健的需求提高,以及戶外活動增加引發對營養及肌肉關節保健的追求,一舉把台灣保健品市場產值推上高峰;但台灣市場亂象頻傳,價差大,廠商水準良莠不齊,你吃對保健品了嗎?你吃貴了嗎?你吃的保健品有沒有對症下藥?有沒有小綠人標章?管理好這個市場,提高研發能力,強化健康意識,就會讓國人愈來愈健康。
日期:2022-09-14
人體可自行產生維生素D,理論上只要充分接觸陽光,身體就能獲得足夠的量。但是你喜歡曬太陽嗎?如果不喜歡,就得小心了。(原文刊載於2021/9/15,更新時間為2022/8/30)
日期:2022-08-30
面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威脅,淨零碳排已成為近年來,各界高度關注的議題;對此,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直言,「人類大概瘋了!」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人類卻不斷破壞自然生態,如果再不覺醒,「大概50年後,人類就很難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了。」
日期:2022-06-27
台灣西南沿海一帶,經常可見成堆的牡蠣殼、蛋殼,由於鈣含量高,不僅不利於焚化,掩埋也難以分解,還會因牡蠣殼上的殘肉、腐敗等因素,產生令人退避三舍的臭味,使之淪為被堆置處理的農漁業廢棄物。然而,這些看似「垃圾」的農漁業廢棄物,在循環經濟概念興起後,已被視為極具產業應用潛力的原物料。
日期:2022-04-15
腎臟很耐操又不愛抱怨,直到症狀出現前,是不會讓人知道它已經受傷了;也因為如此,更應該懂得及早保養,延緩腎功能衰退的速度。
日期:2020-05-22
骨質疏鬆症的產生,在早期並無明顯的症狀,常常是無聲無息的,很多人都是骨折後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有骨質疏鬆症,通常會以下列症狀判斷:
日期:20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