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2-30
遊戲通路公司智冠為了鞏固經營權,與特殊鋼廠商榮剛換股引發爭議持續延燒,智冠28日公告,聲稱未阻攔獨董調閱資料:對此,獨立董事莊璧華再次發出3點聲明反擊,股份交換案事出突然,所以他要求智冠提供相關的資料,但智冠拒絕並要求簽保密承諾書為手段阻撓,因此他也向智冠喊話,希望能尊重獨立董事職權,勿在此議題上發揮。
日期:2023-12-30
即將邁入2024新年,自明年開始勞保有3大新改變,包括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上調至年滿64歲,估計將有12萬人受影響。以及因應基本工資調升,勞保局調整勞保、勞退薪資分級表,此外,勞保費負擔也將同步調高。
日期:2023-12-30
2023年接近尾聲,檢視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漲勢,日經225指數漲幅近3成排在前段班,點位也攀上逾30年來的高點。沒搭上此波日股飆漲列車的投資人可能在問:「現在上車來得及嗎?」專家用四大理由告訴你,這次不該再錯過。
日期:2023-12-30
金管會今年8月針對金融三業資料上雲法規進行大鬆綁,因應生成式人工智慧(AI)應用興起,金管會今年10月公告金融業運用 AI 之 6 項核心原則,「金融業運用AI指引」草案也在12月底甫發布,顯見生成式AI將雲端應用及合規帶入全新的里程。AI治理策略及法規遵循也將與時俱進,「金融業客戶在應用AI升級客戶服務、提升員工效率時,『合規』是最常提及且優先考量的關鍵課題;」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總經理李倩分享:「微軟提供一整套完整合規協助,要成為金融業者上雲與AI轉型的堅實後盾。微軟領先業界提出客戶著作權承諾,為客戶使用和散布付費企業版生成式AI的輸出內容所衍生的特定智慧財產權爭議,在與客戶分擔責任的前提下,在第一線與客戶共同應對,協助客戶安心上雲及AI轉型。」
日期:2023-12-29
癌症是目前全球死因首位,每年導致逾880萬人死亡,且人數逐年成長;而在台灣,癌症自1982年起即盤據國人死因第1名,僅2022年就有近5.2萬人癌逝,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位國人罹癌。儘管生醫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在醫療生技的開發上,卻因高風險而往往面臨資金斷炊的窘境,也延緩癌症醫療的相關進程。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及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日前受邀來台,他以「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如何運用金融工程與數據分析,提出創新的生物製藥商業模式,突破醫藥科研界的資金瓶頸,也為資金投資尋找新出路,讓更多新藥有機會問世。
日期:2023-12-29
今周刊編按:台股周五(12/29)為2023年封關日,指數由黑翻紅,一度衝上17945 點,終場上漲 20.44 點,收在17930.81點,為今年最高點、也是21個月來新高。封關市值衝上56.8兆元,刷新台股在2021年創下的最高市值56兆元紀錄,相較起台股2022年封關時的市值為44.27兆元,大幅增長約12.56兆元,以證交所公布統計到今年11月底開戶人數資料計算,台股1248萬投資人,平均每位投資人大賺百萬元。台股重量級權值股台積電(2330)封關收在593元,今年上漲144.5元,漲幅約32%,市值來到15.37兆元,今年來增加約3.7兆元。外資周五繼續買超121.6億元,連4天買超高達863億元,自營商賣超38.9億元則是連續賣超逾1個月、投信買超29.26億元,3大法人合計買超111.88億元。台股最後2個月搭著外資認錯行情,指數上漲近2000點,累計全年大漲逾3800點,漲幅約26.8%,居歷年漲幅第15大, 外資今年來買超金額超過2700億元,已搶先2019年買超紀錄,終結連3年賣超態勢。
日期:2023-12-29
人氣強強滾、被譽為「國民ETF」的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1月份雙雙除息在即,為投資人送上新年紅包,如果領了息沒有花掉,許多人會選擇再投入進行投資,不過一領一買之間,也消耗時間及交易成本,還可能一時忘記錯過除息後買點,此時可以關注0050、0056的隱藏版投資工具-0050、0056「連結基金」,設計不配息級別,自動把0050、0056的配息再投資,追求複利效果。
日期:2023-12-29
「國旅太貴了!」許多民眾抱怨在國內旅遊又貴又難玩,CP值又低,還不如出國玩。為了活絡國內旅遊市場,交通部觀光署特地祭出補助,針對銀髮族團客給予實質補貼,將於元旦起開始受理旅行業者申請。此外,針對國旅費用昂貴、CP值低,有專家也出面說話了。
日期:2023-12-28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孝瑜。說到近期最熱門的投資標的,其中一項就是高股息ETF,而且,現在更厲害的是,高股息ETF從過去的半年配、季配,現在甚至出現月配的頻率,真的是重溫小時候拿零用錢的感覺。但是,人人愛的高股息ETF其實並不適合所有投資人,今天,針對這個議題,我們特別邀請到《凱基證券》財富管理處主管阮建銘 (Jeffrey),來為我們解析,歡迎Jeffrey。
日期: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