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對外投資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去(2024)年,台灣對新加坡的投資金額達到58.1億美元,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額的12.0%。這是過去三十年來,台灣對新加坡的投資首次超越對中國的投資,而且超出近六成,成為歷史性里程碑。
日期:2025-01-19
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因利率波動、通膨衝擊、地緣政治風險,以及面對美國大選後帶來的不確定性等因素震盪,全球資產配置需求升溫。在瞬息萬變的市場資訊中,投資人對前瞻趨勢的掌握變得更加關鍵。國泰金控作為台灣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積極回應這些挑戰,不僅舉辦「國泰資產管理高峰會」集結國內外投資權威對談,讓客戶同步接軌國際潮流,更在資產管理領域積極採取多項行動,以穩健的策略引領台灣資產管理市場邁向國際化。
日期:2025-01-16
詐騙究竟有多猖獗?就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彭金隆都分享,自己在上個月第一次收到詐騙訊息,「我必須承認,我想大部分的人在第一時間,應該沒辦法立刻聯想到這是詐騙,但是你必須要在幾秒鐘之內馬上有警覺」。《今周刊》週三(1/15)舉辦「防詐新戰略.防詐調查發表記者會暨論壇」,論壇上,彭金隆先向26家金融機構,以及10多個金融機構周邊公協會表達感謝。「金融業站在第一線,肩負非常多的壓力及使命,本來是要提供市場正常、迅速、快捷且有效率的金融服務,但卻成為被詐騙集團利用的工具」。儘管知道金融業背負壓力,但彭金隆也喊話業者,「我們無法避免要在這方面盡最大的努力來做這件事」。在面對詐騙方法層出不窮的同時,金融業就必須持續精進反詐措施,在金流上則必須想辦法「阻詐」。
日期:2025-01-15
「新的詐騙科技手法,真的層出不窮。」從電腦防毒做到金融防詐,對抗網路惡意攻擊逾30年之久,趨勢科技台灣區總經理洪偉淦在《今周刊》舉辦的「防詐調查發表論壇」,分享著對於防詐騙的最新研發成果,這款名為「趨勢科技AI防詐達人」的APP,不但內建AI防詐能力,也有著趨勢科技對於防詐行動,期望能賦予更高價值的計畫。
日期:2025-01-15
(今周刊1465)「我是金融專家」、「我很懂得辨別詐騙招數」、「我怎麼可能被騙!」你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嗎?小心,這正是容易被詐騙集團利用的認知誤區。
日期:2025-01-15
(今周刊1465)電話那頭,戶政事務所人員狀似急切地說明情況,「現場有位先生自稱受到您的委託……,我想跟您查證確認。」公務員的態度固然誠懇,卻說得一口標準「北京腔」,顯然有詐;而且,接到電話的還是國泰世華銀行洗錢防制部協理林純良,熟悉各種詐術的他,二話不說當場掛斷。
日期:2025-01-15
(今周刊1465)這是人人都被詐團鎖定的年代。根據警政署打詐儀錶板,國人單月被詐財損超過124億,與詐騙抗戰,需要更具體的新行動、新解方。為了保房產,8成民眾不知道的地籍異動通知服務,應該加速推廣。為了保存款,解除定存同步「通知第三人」,也是值得思考的方向。多一層防呆機制,就像是為身家財富多上一道鎖、讓詐團施詐多一道關卡。讓「+1的力量」層層串聯,才能鋪陳最強韌的防詐保護網。
日期:2025-01-15
為什麼我認為2025年的高股息ETF可能依然漲不太動?
日期:2025-01-14
當英文學到一定階段,你會發現要講好英文,不是依賴生僻的單字,而是能巧妙運用簡單的字。今天就來看看幾個金融人常用的字,它們能展現專業性,又能讓溝通更加清晰自然。
日期:2025-01-13
隨著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本月20日走馬上任,投資人的心態已從先前的欣喜若狂轉為審慎以對,擔心美國經濟續強與川普新政會再次引發物價壓力,近來通膨恐懼已推升美國公債殖利率一路走高,並且重挫全球股債市。專家解讀,市場欲藉此向川普喊話,切勿再推動投資人不樂見的剌激通膨政策。
日期: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