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71歲導演李安於2月9日在第77屆美國導演工會獎頒獎典禮上,榮獲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華人導演,頒獎人為李安代表作《臥虎藏龍》女主角楊紫瓊。李安致詞時幽默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戴著老花眼鏡發表感言「我想這大概就是終身成就獎吧」,並感性說道,雖已獲獎無數,這座獎項對他意義非凡,因它來自他所摯愛的同行,能在這樣困難的時期相聚,一同慶祝,令人感動。李安回憶起1995年以《理性與感性》獲美國導演工會提名,當時尚未入會的他,曾疑惑詢問主席,對方回應「我們不在乎」,並反問他為何不加入。李安笑稱,當時工會規定不允許劇組的第二餐是中餐,主席則高情商回應:「這就是你該加入的原因,因為你可以做出改變。」後來李安於1996年加入工會,真的做出改變,《臥虎藏龍》2000年上映時,工會宣布成立亞洲導演分部,讓李安直呼:「我很驕傲成為工會的一份子。」李安的導演生涯橫跨不同語言與類型,從低預算到高科技,從獨立製片到商業大片,從國內市場到國際舞台。他坦言,自己曾登上年度十大佳片榜單,也曾被列入年度十大爛片,「無論結果如何,我每次來到這裡都覺得很快樂,也讓我想起,無論人生高低起伏,追逐夢想本身就是值得的。我希望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能是一所永不歇息的電影學校。」李安感性表示,自己在台灣出生長大,今天能站在這個舞台上,就像實現了美國夢,「我是一個夢想家,而我的夢想不僅僅是個人的,但我的夢想並非個人經歷而已,它連結著我們的集體意識、內在世界與外在宇宙。」李安認為,在某個程度上,我們的夢想是互相交融的。電影創作也是如此,由是一群人的合作與努力,是眾多藝術家的付出與貢獻,融合了他內心的所思所感,最後每一部電影都會成為集體奉獻心力的成果。本篇人物專訪摘自鏡文學出版《子彈與玫瑰:十年訪談,三十場對話,十萬個為什麼》,原文刊自《鏡週刊》第一期(2016年10月5日)
日期:2025-02-10
西元1715年,尚.馬爹利(Jean Martell)在法國干邑區找到了最好的生命之水,開啟了馬爹利酒廠的傳奇。2024年初,馬爹利飛越三百年歷史再創顛峰,邀請兩大影壇巨星梁朝偉、彭于晏擔任品牌雙代言人,展演「人生是場飛翔」的品牌精神!此外,因應龍年新春佳節即將到來,馬爹利更隆重推出經典酒款─「名仕」與「藍帶」龍年限量禮盒,藉著充滿詩韻與故事性的創新設計,寄寓馬爹利自由無畏的新年期許!
日期:2024-01-23
侯孝賢是廣東梅縣客家人,成長於高雄鳳山,就讀鳳山中學,畢業於國立藝專電影科。1973年投身電影工作,初任李行導演《心有千千結》場記;後擔任副導演及劇本編撰;1981年首部執導電影《就是溜溜的她》上映。導演初期以票房為目標,娛樂性質濃厚,後受台灣新電影運動影響,自《風櫃來的人》起,風格轉變,侯式風格漸漸成型。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執導作品有《兒子的大玩偶》、《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戲夢人生》、《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千禧曼波》、《咖啡時光》、《紅氣球》……等18又1/3部電影長片。 備受肯定的侯孝賢電影作品,曾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終身成就獎,東京影展黑澤明獎,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南特影展金熱氣球獎,盧卡諾影展當代電影人金豹獎等國內外影展最高榮譽。同獲頒國家文藝獎、總統文化獎文藝獎。
日期:2023-12-15
編按:76歲國際級大導侯孝賢驚傳疑似罹患失智症正式退休,外媒報導,身邊知情人士表示「他確定不會再拍電影了」,《刺客聶隱娘》可能成為最後一部作品。外媒報導,侯孝賢台北工作室傳出已經關閉,工作人員也已經遣散,報導甚至表示「這消息對台灣本土可能不算太驚訝,但侯導和家人並未作出公開宣佈,可能是想保有隱私。」侯導兒子侯甫嶽發表聲明證實父親先前已經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但沒有減退他對電影的熱情,一直到新冠肺炎確診,後遺症連帶病情才先暫停,「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預想過的發展」。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其影響和挑戰日益突出。針對廖先生這樣的失智症處理,如何早期辨認、診斷和及時介入將是關鍵。張楷杰指出,許多人前往神經科求醫,主訴是最近常常忘東忘西,擔心自己有了失智症。不過像這樣這麼有「病識感」的人,常常都只是「健忘」,也就是暫時性的短期記憶障礙,可能是因為分心、壓力或睡眠不足所導致,一般來說,健忘的症狀可以隨著休息、放鬆或提醒而恢復記憶。相較之下,失智症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常伴隨著記憶障礙和認知能力的退化。這些症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常見有5種症狀,一旦發生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失智症。1.容易遺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點點滴滴2.遺忘曾經擅長的技能。3.溝通與閱讀障礙。4.五感逐漸不靈敏。5.出現幻覺無法自行判斷事物。
日期:2023-10-25
台灣資深製片人邱復生7月以80~90年代出品的5部經典電影—《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鎗火》,得到義大利遠東國際影展最高榮譽的「金桑樹終身成就獎」。他是繼影后林青霞之後,第2位在該電影節獲得此項殊榮的台灣電影人。邱復生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指出,他在30多年前就希望能替兩岸三地留下「現在不拍、以後就拍不到的電影。」他強調:「我要替台灣留下一部電影,要能揚名國際。」
日期:2023-07-27
2022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入圍五部片:《咒》、《哈勇家》、《智齒》、《白日青春》、《一家子兒咕咕叫》,其中《咒》與《一家子兒咕咕叫》更是一口氣入圍13項提名,緊追在14項提名的香港電影《智齒》之後,競逐激烈。入圍13項的恐怖片《咒》,資深影評人藍祖蔚又如何看待?歡迎點擊收聽精彩評析!
日期:2022-11-17
自1952年5月,南亭和尚創建華嚴蓮社以奉智光老人安養道場起,2012年走過創社一甲子。2009年賢度法師接任華嚴蓮社第三任董事長,承祖基業,致力推動弘法、教育、文化、慈善四大志業,十餘年間秉持佛教慈、悲、喜、捨之利他精神,造福十方,有口皆碑。
日期:2022-11-10
2022年第四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得主分別是從對抗SARS到新冠肺炎無疫不與的首席防疫顧問,現任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以及將台灣電影登上國際舞臺的重要推手知名導演侯孝賢。兩位得獎人長年在醫療及藝術文化領域深耕扎根,對台灣國際聲望提升具有卓著貢獻,讓世界看見台灣,讓台灣揚名世界,令國人引以為傲。
日期:2022-11-03
採訪這天,斜槓作家小野對著攝影師鏡頭擺出各種俏皮姿態,笑容總掛在臉上,難以想像如此熱情的他,其實孩提時代對生命感到悲觀:「人總有一死,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依舊沒有答案,但卻在終點之處,覺悟人活著不只是為了生存,開始好奇生命的樣貌,夢想自己發揮長才,成為運動員、歌唱家、童話家……夯不啷噹列出10個夢想。跨越父母對夢想是「肖想」的註釋,小野不斷寫下一篇又一篇生命精采的詩歌。
日期:2021-12-24
編按: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11/21舉辦,今年「終身成就獎」頒給侯孝賢。對於獲頒這個獎項,侯孝賢說:「我喜歡電影,我拍電影,這就是我的信念。」想更了解侯導的電影人生,來看《今周刊》2015年6月的這篇專訪。
日期: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