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重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重症共有1372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南投縣府欲購買30萬劑「BNT輝瑞疫苗」! 林明溱:政院同意的話 馬上行文購買

南投縣25日再新增2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病例,縣長林明溱在記者會上再度公開呼籲中央加速疫苗採購,落實全民施打疫苗的最有效防疫作為。

日期:2021-05-25

焦點新聞

侯友宜:若疫情高峰降不下來,將建議中央停班! 「目前仍在高峰期,沒有往下掉的趨勢」

新北市今天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為154例、校正回歸89例。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目前疫情趨勢曲線偏向平穩,仍在高峰期,未來除了延長停課以外,若觀察疫情無明顯趨緩的態勢,也會向中央建議在必要時「停班」。

日期:2021-05-25

保險

防疫保單狂銷200萬張》輕症進集檢所可領住院理賠嗎? 消基會憂理賠爭議 業者這樣說…

近期隨著COVID-19疫情升溫,防疫保單再次掀起銷售熱潮。金管會保險局統計,截至今年5月17日為止,整體產險業防疫保單新契約件數高達289萬件。在5月13日至19日,市場一口氣新增53萬張新契約保單,顯見民眾對於防疫保單的需求仍相當大。若以一人投保一張保單計算,全台達12.6%人口購買防疫保單,光是保費收入就超過13億元,而完成理賠的件數則為658件。但消基會指出,確診數激增恐衝擊醫療量能,未來若有買防疫保單的確診者,因量能不足無法住院,而改進入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等地方治療、隔離,可能會產生許多理賠爭議。

日期:2021-05-25

全台防疫報導

15天累計23死》新冠「死亡人數」會再上升! 張上淳:變種病毒、年紀是主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281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6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截至目前,15天已累積23例個案死亡。對此,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波疫情感染者平均年齡較大,加上有好幾種潛伏疾病混在一起,因此病況進展相當快。

日期:2021-05-25

政治社會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

全台防疫報導

沒病床、醫療滿載、重症病患淪人球 篩檢爆量的急診室怎麼了? 一文詳解確診後的安置流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自去年起本土案例已急速飆升近4000例,考驗台灣一整年的防疫部署。

日期:2021-05-24

政治社會

如何評估防疫成效?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從疫情「校正回歸」談起

最近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嚴重擴散,股市也因而大跌。行政院長蘇貞昌早在5/11就提醒官員及國人要收心,並宣布全台進入防疫警戒二級。其後疫情持續加劇,人心惶惶,5/19配就調整全國防疫警戒均為三級。這些警戒升級降級的決策是因應疫情(感染確診人數)的增減而定,那感染人數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每天我們盯著銀幕,等著公佈的疫情資料能代表疫情嗎?如果資料和流行實況有漏差,政策的決定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日期:2021-05-24

健康

多起確診者家中猝死? 醫曝恐怖真相:即便輕症、無症狀仍會死亡

「為何COVID19 患者,容易猝死在家中?」

日期:2021-05-24

健康

看著一堆無症狀、求安心,塞爆急診室...醫師痛心喊話:預防感染靠的是口罩和不群聚,不是一窩蜂的篩檢

上班4小時已採檢了45人,3個確診的輕症堅持在急診待床...這句話是現在進行式。

日期:2021-05-23

生活消費

疫情宅在家,叫外送該注意哪些事?病毒在塑膠袋表面活最久...訂餐、取餐4大自保重點看過來

因應疫情升級,外出用餐因為要長時間取下口罩,讓風險性提高,也使得許多餐飲通路紛紛禁止內用、鼓勵外帶外送,但若你想要宅在家,叫餐飲外送時,從訂餐、取餐到用餐,仍有自保原則可以遵守。

日期: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