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當道的時代,不少車廠紛紛推出電動車,讓消費者有燃油車以外的選擇;不過,隨著電動車款愈來愈多,各款的優缺點也開始被拿出來討論。有外媒盤點5款「買了會後悔」的電動車,其中包括知名的特斯拉(Tesla)Model X、福斯(Volkswagen)e-Golf、日產(Nissan)Leaf等,如續航力差、設計功能缺陷、系統常故障等都是不推薦的原因。
日期:2023-07-26
賓士(Mercedes-Benz)自動駕駛輔助系統Drive Pilot繼獲得美國內華達州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 Level 3認證、在某些條件下可允許駕駛的手離開方向盤後,加州也批准自動駕駛技術,允許賓士在指定高速公路上使用其自駕功能,成為擊敗電動車巨頭特斯拉的全美第一家獲准車廠。賓士Drive Pilot相關車款將在今年下半年亮相。
日期:2023-06-10
台灣南部超過600天沒下大雨,再來梅雨季能否讓水情壓力解除備受關注,資深媒體人彭蕙仙提出她的觀點,認為南部沒下雨是跟廣設太陽光電板有關。氣象達人彭啟明則是認為,這篇評論文章科學上的立論還可以更充分一點。南部乾旱是否是太陽能板造成的,應該從氣象科學角度來看。
日期:2023-05-14
巴菲特於2月25日夜間在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公佈每年一度的致股東公開信,華爾街見聞為你整理出以下七大要點 (全文附後):
日期:2023-02-26
今(30)日又傳出一件憾事!巴西球王比利(Pele)不敵結腸癌折磨,在多重器官衰竭下,病逝於巴西聖保羅愛因斯坦醫院(Albert Einstein hospital),享壽82歲。比利曾分別在1958年、1962年以及1970年,帶領巴西足球國家隊贏得3座世界盃冠軍,是目前唯一達到此成就的球員,甚至在14場世界盃出賽中,共踢進過12球;被譽為「世紀運動員」的他更是全球首位被外界認可的球王。從球場退役後的比利,致力於在社會上做公益傳愛;不過,近年來比利飽受病痛所苦,公開露面的頻率越來越少,除了罹患結腸癌之外,腎臟也出現問題,據外媒指出,比利因感染COVID-19後合併呼吸道感染,以及重新評估結腸癌的治療,自11月29日起就住進聖保羅愛因斯坦醫院,於當地時間12月29日下午3時27分因結腸癌惡化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比利的女兒凱莉(Kely Nascimento)也在社群平台證實父親死訊,並寫下「我們無限愛您,安息吧。」比利死訊公布後不久,眾多球星紛紛發文哀悼;剛拿下世界盃冠軍的阿根廷球星梅西(Lionel Messi)推文寫道「願比利安息。」甫奪得世足賽金靴獎的法國名將姆巴佩(Kylian Mbappe)也表示,「足球之王離去,但他留下的豐功偉業永遠都留在每個足球迷的心中,RIP。」而巴西球星內馬爾(Neymar)也盛讚比利「將足球變成一門藝術」;葡萄牙球星C羅(Cristiano Ronaldo)則說,「比利讓世界看到足球,並啟發幾百萬人。」西甲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FC Barcelona)也致哀「比利絕對是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他讓足球發揚光大,影響數以萬計的人。」在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於2020年11月26日因心臟病發驟世後,比利便曾發文感性地表示,「希望以後有一天,我們會在天上一起踢球。」2人誠摯的友誼感動不少球迷,如今兩大球王相繼離世,只能讓後世無限懷念。(原文刊載於2022-11-30,更新時間為2022-12-30)
日期:2022-11-30
由國家人權委員會主辦的2022環境權與公民參與論壇,今年以《環境永續 人權無距》為題,並請到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奧爾胡斯公約遵守委員會前主席Jonas Ebbesson線上參與,分享國際經驗。Jonas Ebbesson表示,就算遇到疫情或經濟衰退,各國對人權的支持也不應打折。
日期:2022-08-25
「空空的,沒有手錶,也沒戒指。動手術救人分秒必爭,把手錶、戒指拿掉太花時間,刷個手,搞不好還弄不見,我差不多20年沒戴過手錶。」伸出被南台灣陽光曬成古銅色的雙手,東港安泰醫院榮譽院長、國民黨屏東縣長參選人蘇清泉,露出頑皮的笑容,順勢開了個玩笑,「沒有錢買手錶啦!」這雙沒戴錶、沒戴戒指的手,和蘇清泉一同經歷了上萬台手術,救過無數人的命。
日期:2022-07-29
印尼箭在弦上的遷都計畫啟動,預計二○二四年將首都轉移至努山塔拉,而這個將斥資三二六億美元的遷都大計,不僅將帶來新經濟格局,也將為台商帶來新投資商機。
日期:2022-07-06
拜電子業景氣大好之賜,順勢帶旺新竹房市,在精華區東區、竹北市的房價甚至上看6、7字頭,這股房產熱也讓鄰近台積電2奈米基地的寶山地區受到青睞,尤其坐擁自然環境、開闊景觀與生活品質的新型態別墅聚落,更成為新興的亮點指標。
日期:2022-05-13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近日頻頻撰文評論俄烏戰爭,尤其從經濟學者角度分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付出的代價。他在最新紐約時報專欄指出,侵略行為已招致一波波國際制裁,有效限縮俄國對外貿易、重創當地經濟。問題是:北京此刻能對莫斯科伸出援手,以替代貿易夥伴之姿,解救俄羅斯遭國際孤立而日益向下沉淪的經濟嗎?
日期: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