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輸入全台的戰地美酒馬祖高粱,到吸引眾多人朝聖的奇蹟美景藍眼淚,靜靜座落在台灣海峽西北一隅的馬祖列島,這幾年來因為活化更多戰地文化、生態資源,開始變得不一樣。
日期:2019-04-03
綠島一名媽媽因女兒意外撞傷額頭,緊急帶女兒到綠島衛生所掛急診,請醫師縫合傷口。不過,因當時正巧為醫師休息時間,媽媽被告知先去吃飽飯再來,讓媽媽氣得大罵「這是你醫師的醫德嗎?」在網上引發熱議。
日期:2019-04-01
平心而論,如果你是房東,好不容易花了「鉅款」買棟房子,想學別人賺租屋錢,當然是希望租房子的人看起來,溫和有禮、家世清白,除了要繳得起房租,還要看起來出不了什麼大狀況。你能夠接受好好的屋子租出去,卻是交給一個,看起來行動不便、身體孱弱,可能半夜被救護車接走的老人嗎?
日期:2019-03-19
近年來,不少人因癌症辭世,如李國修罹大腸癌、薇薇安罹乳癌、嚴凱泰罹食道癌等,透過全身定期健康檢查,真的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癌症「死亡風險」嗎?
日期:2019-03-13
源於美國的「明智選擇」運動,將艱深的臨床醫療指引,轉化為一般大眾都能理解的資訊,建構醫病之間的對話基礎,讓病患選擇真正符合需要的醫療照顧,值得台灣借鏡。
日期:2019-02-26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2-26
「死亡最深沈的意義就是怎麼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什麼叫做最好,不是醫療人員覺得好,是病人自己覺得好,才是最好」。立法耗時四年、準備期三年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病主法》)終於在今日(一月六日)正式上路,讓台灣成為第一個亞洲立法保障病人權利的國家。一手催生法案的前立委楊玉欣語帶欣慰:「拒絕醫療是基本人權。但權利不會自動從天上掉下,這部法,是無數病人和病家血淚奮鬥的成果。」
日期:2019-01-06
城鄉特色產業具有平衡城鄉人口規模的優點,然因在地產業規模多半較小、利潤空間有限,需要大量具熱誠與科技應用能力的新世代營運人才挹注創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城鄉Next在地經理人」專案,由8位夢想導師以實務營運經驗,輔導20組優秀在地團隊改善或調整營運規劃,以加速達成永續發展,促進在地安居樂業的目標。
日期:2018-12-20
我國全民健保制度民國84年上路,蔡英文總統兩年前上任後,為了確保弱勢就醫,廢除了健保鎖卡制度,媒體報導,近期一位旅外國人,返台後發現健保卡遭鎖卡,無法看病;衛福部對此表示,該名國人積欠健保費,但仍回國使用醫療資源,所以先鎖卡,付清保費就可以解卡。
日期:2018-12-17
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力搶「北漂青年」選票,引發眾多遊子共鳴,讓「北漂」成為近期火紅話題。對此,律師呂秋遠及林智群都在臉書發表看法,呂秋遠不但指出台北不適合居住,更說「北漂在台灣,只是假議題。」
日期: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