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為吸金關鍵字,盤點市面上以AI為投資主軸的主、被動基金,已達16檔,雖看似選擇多元,實則須小心持股與全球股票型、科技基金重疊性高,導致資產配置失衡。
日期:2024-07-31
美國降息機率愈來愈高,一般認為,降息有利於生技醫療產業重拾動能。若有意趁勢布局,不妨也把話題火熱的「瘦瘦針概念」納入考量。
日期:2024-07-17
看見現代文明病與高齡化人口對疼痛舒緩的需求,台大醫工所出身的精能醫學團隊,以植入式電子裝置與創新電刺激止痛技術,吸引國外大廠合作,成為國內神經調控領頭羊。
日期:2023-11-23
景氣步入下行週期,但醫療產業屬於剛性需求,加上併購、臨床實驗等題材加持,投信分析,在經濟衰退期間的生技醫療產業有望「補漲抗跌」。
日期:2022-11-09
為了幫再生回收酯粒找到產品出海口,同時力圖集團獲利穩定化,遠東新近幾年積極重振紡織成衣本業,並爭取到Lululemon這個指標性客戶。在儒鴻股價大漲,市值幾乎快超車之際,遠東新的下一步益發引人關注。
日期:2021-07-16
20210127編按:全球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侵襲的最嚴重災區就是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超過2500萬人,死亡更超過42萬人,比美國在二次大戰死亡的41萬9000多人還高。新任總統拜登上台後,最優先政策就是防疫,本周並將美國民眾接種疫苗的目標,從每天100萬人提高至150萬人。
日期:2020-12-21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沉寂5年的醫療產業重回眾人視線。產業地位的提升,使醫療股基金繳出近1年報酬率2成的優異成績,也吸引更多投資人關注。
日期:2020-06-03
吉立亞與嬌生兩大國際醫療公司,站在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線,近兩周股價上漲;而目前市面上有六檔境內外醫療生技基金,對吉立亞或嬌生的持股,皆位列前十大持股。
日期:2020-02-12
為了感謝科技業者對台灣的貢獻,18日科技部舉辦首次的科技專業獎章頒獎活動,並把第一個獎章搬給了有「AI(人工智慧)傳教士」之稱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從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手中,接下科技專業獎章的林百里,俏皮表示「這(獎章)是真的金子做的。」
日期:2019-12-18
女人在面對人生的不同階段時,要如何自主規劃,尤其是身兼女兒、妻子、媽媽、單身、家庭等等多重身份與責任裡,要如何身心靈平衡,創造美麗自信的人生。她從20歲講到60歲,而每一種領悟,都來自她的親身經歷。
日期: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