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製造進入障礙高,銷售管道取得門檻也高,形成一個寡占產業生態。亞洲面臨人口結構老化,民眾對醫療品質要求也提高,未來放射醫療相關供應鏈將展現風華。
日期:2019-04-17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4-08
日前健保署公布最新調整藥價結果,生產百憂解和泰寧兩款藥劑的原藥廠,紛紛宣布停止供貨合約。健保藥價調降年年都來一遭,但這次卻引發藥廠大動作,究竟發生什麼事?
日期:2019-03-27
從去(107)年開始一直到今年大家最熱門討論的保險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除了報章媒體大力放送外,幾乎每個保險顧問都會推薦,或是規劃在保險建議書當中;除了實支實付外,我們還經常聽到「住院日額」,你可能會產生疑問:「明明都是醫療險,究竟『實支實付』和『住院日額』要購買哪一個比較好?」
日期:2019-03-19
源於美國的「明智選擇」運動,將艱深的臨床醫療指引,轉化為一般大眾都能理解的資訊,建構醫病之間的對話基礎,讓病患選擇真正符合需要的醫療照顧,值得台灣借鏡。
日期:2019-02-26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2-26
一家20多坪的新店醫療器材小工廠,苦撐10年近乎沒有營收的時光,是靠什麼能耐,竟讓台灣泌尿科權威主動站台背書,一舉攜手合作前進難以進入的柬埔寨市場,用MIT(台灣製造)招牌,搶灘東南亞未來十年近千億美元的醫療器材市場?
日期:2019-02-14
「您是上帝給台灣的天使!」台灣醫療40年的羅慧夫醫師日前逝世,他曾說:「最歡喜的就是,『缺嘴』的囝仔變『真水』」,羅慧夫用愛填補人間殘缺,點亮了好多人的生命⋯
日期:2018-12-21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麻醉專科醫師一人顧五台刀已是尋常,醫療風險居高不下,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日期: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