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醫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生共有2531項結果
政治社會

疫苗國產化路上 政客頻唱衰!老謝:幫自家人加油是天經地義的事 再曝原料來自這裡

疫苗爭議下的顯微鏡日本東京奧運在眾多爭議下即將落幕,東京奥運舉辦前有超過六成的日本人反對,更有上萬人的自願義工退出,還有,沒有觀眾的門票收入,東奧委員會可能承擔重大的虧損。現在奧運即將落幕,很多原先反對的人都轉為支持,但日本也付出疫情失控的風險,昨天,日本有15301人染疫,確診人數正式突破百萬人大關,這是日本承受的代價!

日期:2021-08-07

教育

人生這艘船,讓孩子自己當船長!吳鳳:100元和1000元的養法不同,重點是你要給孩子什麼?

教養專家說父母要當兒女最好的朋友;親子理論說傾聽溝通才可以解決代溝,但,這是一個孩子最願意親近父母的時代,卻也是家長面臨養出最不快樂孩子的世代……吳鳳有兩個女兒,他教養的目標只有一個:養出快樂的孩子。很多人問他,平常都跟孩子說英文嗎?要幾歲開始學才不會輸在起跑點?帶孩子出國旅行真的很麻煩,為什麼還敢帶兩個女兒跑遍全世界?只要孩子吵鬧,給他們手機玩不是最方便嗎?孩子還小不會懂,父母應該為他們決定吧?關於許多教養的問號,吳鳳從爸爸對他的教育方式得到解答。他想起小時候去補習班,但不快樂,爸爸第二天就辦了退學,他到爸爸工作的地方,幫忙完成簡單的事卻非常開心;他好奇紅酒和抽菸的味道,爸爸說想喝想抽就試試看,但如果因為喝酒抽菸生病,要自己負責……他記得爸爸對他說,夢想是自己給的,誰也不能為你決定!世界上沒有一本書或一套理論SOP可以保證讓孩子成功幸福,但要養出快樂的孩子,父母自己要先快樂;要孩子高EQ,父母要先高EQ;一百元有一百元的養法,一千元也有一千元的養法,重點是你要給孩子什麼?吳鳳的分享教育,讓新手和高手父母都停下腳步來想一想:「快樂」這份禮物,在哪裡?

日期:2021-08-06

全台防疫報導

還沒等到台灣進口BNT 郭台銘臉書宣布已在捷克的商場打完疫苗!

鴻海永齡基金會日前才與政府專案合作,簽下500萬劑BNT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疫苗抵台、接種時間還待定,預計最快9月才會有第一批疫苗送抵國門。鴻海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今晚在臉書公布,為了接續自己在歐洲的行程,自己已經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處商場(Shopping mall)打完疫苗,打得正是自己日前買到的BNT疫苗。

日期:2021-08-04

國際總經

網讚東奧最暖一刻》一句「可以有兩面金牌嗎」?超級好朋友創百年來首見跳高雙金紀錄

兩位在東京奧運田徑場上激戰兩個多小時的跳高選手,因為遲遲無法分出勝負已疲憊不堪,他們先給彼此一個擁抱後來到裁判面前,裁判問到:「你們要繼續試跳到分出勝負為止嗎?」此時,其中一位選手反問:「可以有兩面金牌嗎?」(Can we have two golds?)裁判點點頭,下一秒,兩位選手激動將彼此擁在懷中。

日期:2021-08-03

國際總經

暴瘦超過15公斤、406天無法游泳…挺過一度想輕生的抗癌之路,東奧日本女泳將:我還活著就是奇蹟!

2021年4月4日,在日本游泳錦標賽中,日本泳將池江璃花子以57秒77的成績,奪下女子100公尺蝶式金牌,取得代表日本,參加東京奧運女子400公尺混合式接力項目的資格。

日期:2021-08-03

理財

壯年退休,更能樂於斜槓人生

拿回時間掌控權,勇敢做自己。離開工作後也不會是一路風和日麗,習於被工作困擾,離開工作之前需要準備,離開工作之後需要適應。

日期:2021-08-02

政治社會

不開名車、總穿破內衣... 林芳郁行醫40年卸重擔!兒林之晨曝爸「私下面貌」:這輩子只想著國家

擔任亞東醫院6年院長的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於2021年7月29日卸下重擔,交棒給同為心臟外科專家的邱冠明。林芳郁曾任衛生署長、台大醫院與台北榮總院長,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致詞時特別將林芳郁對後輩的提拔形容為「走在巨人的肩膀上」,林芳郁卸任院長一職後,將轉任董事長特別顧問。林芳郁的兒子,同時也是創投經營者、現任台灣大哥大集團總經理的林之晨,在爸爸退休的那一天,也在臉書上有感而發地寫下他眼中的父親。

日期:2021-07-31

情感關係

計程車裡各自發呆的是夫妻、餐廳裡歡談菜單的是外遇...專家教你:改善婚姻裡「無話可說」危機

男女之間最常發生衝突是哪時候?答案是聊天的時候。從兩人對話之中,可以很明顯發現男女之間的差異。有句話說:「一段關係的成功在於如何磨合彼此之間的差異」,互相理解彼此的差異並尋覓平衡點是溝通成功的關鍵。男性的溝通目的在於資訊傳遞、接受及解決問題;女性溝通的目的則在於情感傳遞、產生關係連結與共鳴。

日期:2021-07-30

職場

外科之父發明消毒 讓手術救命不賭命

一八七四年二月十日,英國醫師李斯特寄信給證實微生物會致病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當時,他們都飽受酸民嘲笑;而這封信,是微生物學、醫學領域有大幅進展的關鍵之一。

日期: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