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類澱粉蛋白的蓄積將引起輕微發炎,當發炎持續,神經細胞就會壞死。最終導致腦部萎縮,演變成失智症。
日期:2020-04-14
68歲蕭姓婦人日前出現疲倦無力、胃口不佳的症狀,某天突然因意識不清被送往急診,到院時不但發燒、血糖過高、肺部膿瘍發炎,還有輕微腦萎縮的現象。一連串檢查之後發現,蕭婦的腦部竟長滿寄生蟲。
日期:2020-04-14
在驚慌動盪中,2020第一季結束了。全球關注著同樣的事件,盯著不斷飆升的確診和死亡數字,大家驚心動魄、血脈噴張。從來不曾有新聞如此切身相關,伴隨儀式感十足的排口罩、囤物資,一方面情緒高張熱切,一方面更擔心這場流行久久不退。但很少人問為什麼、還會發生什麼、能做什麼? 這些追本溯源的問題,是不是更重要?
日期:2020-04-14
「我都沒有任何病痛感覺,沒想到一檢查就發現這個問題,我竟然隨身攜帶了一顆不定時炸彈!」眼前這名婦人看著自己的腦血管磁振造影(MRI)影像一臉驚訝的說。
日期:2020-04-13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其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這種狀況甚至也發生在自費門診,有位醫師朋友就分享,一對前來「諮詢」遺傳疾病的夫妻,看診結束後,覺得「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日期:2020-04-13
全球各國積極研發COVID-19(武漢肺炎)新藥,盼能夠結束不斷升溫的疫情,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準新藥「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對68%重症患者有改善效果,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觀察的確有正面的效果;不過外界憂心還有更多未能被檢驗出的無症狀者,可能成為防疫破口,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未來不排除進行抽樣調查。
日期:2020-04-11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0-04-10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擴散,為了減少傳染風險,各國政府紛紛提出盡量避免外出、與人保持距離等建議,甚至有超過160個國家已經勒令學校關閉,全球近9成學生不用到校上課。為了不讓疫情影響學習進度,老師透過網路直播授課、學生透過數位平台做練習,數位學習頓時成了最佳解決方案。而在台灣,有一群人一直默默在推動數位學習,希望透過科技改變教育…
日期:2020-04-09
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再傳捷報!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揚名2020年美國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共奪一金一銀三銅五項大獎。五項獲獎技術分別以科技解決民眾或企業切身相關的問題,例如癌症治療、減少交通事故、提高製造效率、居家健康等,在全球近400件參賽技術中脫穎而出。今年同步獲獎的國際機構有3M、麻省理工學院、IBM等,顯示我國研發能量與國際並駕齊驅。愛迪生獎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特斯拉(TESLA)創辦人暨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與已逝的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都曾榮獲該獎。
日期:2020-04-09
行走人世間,我們既是演員 ,也是導演。若對自心掌握度很低,那常常就只能被動地照著潛意識、集體意識演出,常常會覺得很煩惱、很困擾。但如果懂得運用心的力量,那你就可以隨時、隨地、隨你喜歡地創造出精彩的劇情。
日期: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