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醫學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學院共有760項結果
政治社會

星雲大師17年前肋骨斷2天急出院、腦中風還忙著開示!陳肇隆貼身觀察:大師和王永慶有共通點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圓寂,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是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他說,擔任醫療團召集人是此生榮幸,近身與大師相處多年,佩服他「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心。大師曾說「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心,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要與病為友」,一席話充滿智慧。

日期:2023-02-06

健康

健檢建議要就診,卻回「我最近有點忙」…醫師給40歲上班族的勸告:健康才是你最大的資產

「我以為自己應該沒問題。」我不止一次聽到患者後悔地這麼說。過了40歲,人難免避不了癌症、糖尿病、腎臟病這些疾病。日本國立癌症中心2018的資料顯示,40~49歲的癌症患者數是30~39歲的3倍以上。當然,隨著年齡增長,50多歲、60多歲的癌症患者數會不斷增加。

日期:2023-02-03

健康

多久該照大腸鏡?「3高風險族群」每3年必做一次,醫提醒照完沒問3個問題:等於白做

根據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已連續14年成為國內癌症發生率第1名,先前也有不少知名人士因罹患大腸癌離世。喜歡聚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長期處於生活壓力大的狀態,沒有規律的運動等都會加速大腸癌發生的風險。台大醫師邱瀚模提醒,照完大腸鏡一定要問「3個問題」,否則等於白做了!

日期:2023-01-30

政治社會

中國疫情狂燒,感染人數超過估計!重症醫認了「20天走完其他國家3年的路」:大批醫護倒下

中國放棄引發人道危機的武漢肺炎清零政策卻暴露官方事前沒有準備,官方染疫人數在疫情狂燒之際早已成為「黑數」。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蔡洪流表示:「中國『新十條』後,感染人數上升速度之快還是超過了我們的估計。『二十條』措施推出後,我推測中國感染人數的上升可能會花三個月走完別的國家三年的路,實際上我們花了不到20天」。

日期:2023-01-17

情感關係

名醫老公年薪300萬,只給3萬家用還要養3個孩子...醫師娘離婚告白:人生悲劇始於相信男人說「我養妳」

「妳如果相信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的那句台詞『我養妳』而放棄了經濟獨立,妳的人生就有可能活成『悲劇之后』。」告訴我這句話的,是我的朋友,曼玲。

日期:2023-01-07

國際總經

產線80%員工確診「整個工廠都躺平了」!浙江台商告白:中國這個年,很難過

中國防疫政策51天內宛如坐了一趟雲霄飛車,官方棄守堅持了近3年的「動態清零」政策,隨之而來的,是「全面解封」的關鍵倒數。力拚「快速達峰」的中國,將如何衝擊台商? 「中國需求」又將如何影響亞洲乃至全球經濟?最終,展望解封後中國的復甦之路,又存在哪些機會與變局?

日期:2023-01-04

健康

寒流來襲3.9度凍番薯!猝死前身體一定有徵兆,專家警告:9情況別不當一回事

寒流來襲!23日受到「強輻射冷卻作用」影響,清晨本島平地最低溫破上波強寒流紀錄,分別為苗栗(造橋)3.9度,新竹(峨眉鎮)4.1度,南投(中寮鄉)4.6度。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聖誕佳節期間入夜後氣溫降得非常低,本島平地的最低氣溫將降至4度左右。在17、18日入冬首波寒流發威,連2日135件送醫前失去生命跡象案後,這週寒流又要來了!專家提醒,猝死雖然來得突然,猝不及防,但是有一些猝死發生前是有一定徵兆的。只不過身體發出的預警訊號,很多人沒把它當回事而已。下面這些警訊不可不慎......

日期:2022-12-25

健康

聽力好 人不老 行為研究曝! 聽力損失恐為失智症首要風險因素

眼、耳、鼻、舌、身五感是人類行為感官根本,每種功能都牽一髮動全身。一般將聽力喪失,稱之為「失聰」,可見聽力良善不僅關係個人的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更會影響大腦功能,造成失智的潛在因素。

日期:2022-12-19

健康

要活就要動!每天「劇烈活動3分鐘」,比不動的人活得久…跑步趕車也算,早死風險降低40%

俗話說得好「要活就要動」,真的不是隨口說說!國外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做幾分鐘劇烈運動,像是跑著趕車、快步上樓梯,甚至跟小孩玩鬼捉人,哪怕只有3分鐘,都能讓成人降低40%早逝的風險,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更能大幅下降。許多研究都將「長壽與固定運動習慣」畫上等號,但雪梨大學專精身體活動與健康的教授史塔馬塔基斯(Emmanuel Stamatakis)認為,只要每天累積3到4分鐘的「劇烈間歇性日常體能活動」,就能對健康發揮長久功效。

日期:2022-12-15

科技

長春藤生物科技連袂「北醫」、「中山醫」推動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與治療應用 鼓勵國人一起「為所愛,備份健康」

縱使錯過臍帶血儲存時機,成人也能將健康的幹細胞儲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你為了「未來健康」做好備分嗎?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日起登場,深耕再生醫療領域28年的長春藤生物科技,這次攜手北醫與中山醫院,推動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與治療應用,提出「備份健康」的倡議,向國人展示已落實的重要佈局,宣示國內重疾治療正式進入新時代。

日期: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