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醫學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學界共有112項結果
健康

一把冰錐 背後的荒誕醫學史

一九四九年,神經學專家莫尼茲因前額葉切除手術,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榮耀。此後十多年來,無數接受手術的病患成了失去靈魂的空殼,各國才陸續禁用這項殘忍又愚昧的手術。

日期:2020-10-21

科技

OSIM uDream 5感養身椅 成就極致養身旅程

保健龍頭品牌OSIM領先群雄,於2020年9月獻上年度科技突破鉅作。這一次,OSIM給您的不只是按摩,更是幫您管理壓力,養護身心靈健康,開啟全感官極致放鬆體驗的「OSIM uDream 5感養身椅」。以超群科技首創「AI壓力監測」,匯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5感體驗打造「個人化」紓壓按摩程式,不只養身、更養心。汲取大自然完美協調優雅外型,成就萬眾矚目的劃世代強力新作!為呈現「OSIM uDream 5感養身椅」極奢魅力,OSIM於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館特別打造奇趣夢幻「OSIM 5感養身漫遊園」體驗活動。在浪漫奇異的空間中,引領貴客開啟全身感官,體驗前所未有紓壓饗宴。

日期:2020-09-30

聰明理財

豪宅、捷豹、勞力士,一次到貴婦家當家教,我看到中產階級「變有錢」的關鍵

2004年,我在新加坡擔任一位美國男孩的家教。他母親每週六開著最新的捷豹,把他載到我家,那輛車應該高達25萬美元以上(在新加坡買車非常昂貴)。他們家的房子很大,而且這位女士手上戴著一支高貴的勞力士。我想他們應該是有錢人。不過.....

日期:2020-09-28

健康

減肥選「低醣」或「低脂」?營養師:掌握1關鍵,減重效果看得見

減肥是許多人一生的志向,但要有效、不復胖,卻是極困難的事。近來生酮飲食的減重魔力席捲全台,也掀起「到底低醣好?還是低脂好?」的討論聲浪。

日期:2020-07-10

個人成長

在父親出櫃震撼彈後 他錄下生命的歷史

二○○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美國紐約中央車站出現一個「故事亭」,讓你錄下自己的生命故事,創辦人大衛.義賽因父親出櫃而受啟發,眾人均有值得被聽見的故事,情感更可藉此凝聚。

日期:2020-07-08

科技線上

「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 拚造生殖醫學的「台積電」

編按: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創造的第一例試管嬰兒於1985年4月16日誕生,開拓台灣生殖醫學的新頁。如今,台灣生殖醫學以36.7%的試管嬰兒治療著床率高居全球第二、僅次美國,試管寶寶數量已突破十萬,台灣更成為亞洲不孕患者求診的首選。然而,不婚、不育使台灣生育率在全球敬陪末座,國內不孕求診人數更超過4萬人。在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屆滿35年之際,曾啟瑞於今(16)日成立亞洲型旗艦型生殖中心「TFC臺北生殖醫學中心」,匯集國內一流名醫,打造利於胚胎發展的頂尖實驗室環境、體貼患者心理的候診空間,並以「生殖領域的台積電」為目標,締造台灣生殖醫學的新里程碑。究竟曾啟瑞如何做到的?以下為《今周刊》採訪團隊的深度專訪。

日期:2020-03-31

科技

瑞德西韋、奎寧…「舊藥新用」最怕踩到專利!智財局如何成為台灣對抗武漢肺炎的新英雄?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最嚴峻時期,台灣在陳時中部長的沉穩指揮下死守住最前線的灘頭堡,傑出成效讓全世界都讚嘆,但最關鍵的是對抗病毒的武器「疫苗」遲遲未能問世。就在此時,一位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力軍默默加入戰局,那就是台灣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簡稱智財局)。

日期:2020-03-30

幸福熟齡

武漢肺炎可能致肺纖維化!病毒感染讓你呼吸困難和慢性咳嗽...出現發燒、體重下降4症狀趕緊就醫

編按: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來勢洶洶,而感染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者很有可能出現肺纖維化後遺症?新冠肺炎多數是輕症,也都能順利恢復健康,但有部分纖維化症狀出現在重症患者身上,台灣首例確診女台商痊癒後,就出現肺纖維化症狀。那麼,肺纖維化究竟是什麼?肺纖維化會對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以下我們就來介紹新冠肺炎的後遺症:特發性肺纖維化。

日期:2020-03-23

健康

常血壓飆高、身體發炎?少碰6大高「鈉」食物、維持體重、確認腎功能、不熬夜為妙

氣溫變化大,血壓也像坐雲霄飛車般忽高忽低?究竟避免血壓飆高該怎麼做?許多人常會認為,高血壓就是不要吃太鹹就好!但專家提醒,想要避免血壓升高,更要注意的是食物中的「鈉」,建議有高血壓病史的朋友在選擇入口的食物前,不妨多看其包裝食品上的營養標示幾眼較有保障。

日期:2020-03-12

幸福熟齡

「武漢肺炎」患者多數能痊癒嗎?戴口罩、洗手...8招降低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是關鍵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今(2)日提出,按照目前中國大陸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樣態分析,感染者約3成呼吸症狀輕微,約7成僅發展成非致命肺炎,康復機會非常高,因此不用過於擔心,如果仍然擔心感染,只要謹記不論室內室外,人與人距離能夠保持1公尺以上,就能降低大部分染病風險,但仍建議減少人潮聚集的活動。

日期: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