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台灣近年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隨著新藥發展,目前糖尿病的部分新藥有不易出現低血糖,還有保護心血管的效果。但是食藥署今(9/21)日公告,有接獲因服用糖尿病新藥而導致急性胰臟炎的案例,提醒民眾切勿輕忽用藥風險。
日期:2022-09-21
在這個長壽時代,誰都可能失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三十萬人,失智症患者本身有沒有病識感?照顧者應從醫師身上獲得哪些訊息? 讓我們再更靠近失智症病人。
日期:2022-09-14
憂鬱症好轉的重要徵兆,除了軀體症狀減退(頭痛、胸痛、莫名刺痛、疲乏無力等漸漸消失),思維認知的轉變(極端消極、輕生、自我評價低、極度自卑等開始扭轉)外,還有個重要的跡象:那就是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確是生病了。
日期:2022-09-05
東生華(8432)新複方新藥Cretrol與阿斯特捷利康(AZ)的專利訴訟案,二審判決於今日(21)出爐,由東生華取得勝訴判決。此為Cretrol專利訴訟案對國外藥廠的第二勝,寬量國際生技產業分析師王冠然認為,東生華兩次的勝訴對本土藥廠會有不小的激勵效果。
日期:2022-07-21
甲狀腺亢進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可能出現心跳變快、身體代謝變快等易讓人輕忽的症狀。它又與致死率高的「甲狀腺風暴」存在著什麼關聯?有辦法避免嗎?
日期:2022-07-20
知名作家楊渡的女兒、《ELLE》總編輯楊茵絜於6/21凌晨因心臟衰竭辭世。楊渡在臉書發文「大慟!痛徹!」、楊茵絜的弟弟楊書恆也透過臉書告知,楊茵絜是因爲甲狀腺風暴引發心臟衰竭,病逝於台安醫院。
日期:2022-06-22
梅雨季過後,台灣宣告進入下夏季高溫天氣,近日動輒出現36、37度高溫,氣象專家更示警未來幾天體感溫度可能上看41度!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無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將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發現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日期:2022-06-2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3萬5596例本土個案及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44例死亡。國內疫情似乎有穩定下降趨勢,羅一鈞表示,本週確診人數有望每天5萬例以下。至於境外移入部分,今日再攔截到17例亞型變異株BA.4、BA.5,多數是從美國入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年紀最小的是一名美國入境的本國籍小朋友,篩檢陽性感染BA.4。另一方面,交通部也於今日宣布取消旅遊團3劑令,民眾如果沒有打滿3劑,只要在48小時內持快篩陰性證明,就可以參加旅行團,即日起生效。但萬一旅行途中有人確診,整團是不是就地解散、全體隔離?羅一鈞記者會一一對此說明。
日期:2022-06-2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6/12快篩陽性確診,今(6/13)日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記者會,對於外界關心陳時中確診染疫重症風險高,陳宗彥代表向國人說明,「部長身體有一些狀況,大致上還好」。另一方面,由於邊境攔截到新變種病毒BA.4、BA.5,是否又會讓台灣疫情再度升溫?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新病毒的傳染力較先前變異株多了20%~30%,如果發展成社區傳播,就算已經是有「無敵星星」也沒用,重複感染機率大增。
日期:2022-06-1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二(5/31)公布國內新增80656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0例死亡。截至今日為止,總病例數已突破200萬。此外,確診者解隔條件明起放寬,重症發病達15天、「Ct值27~30」可以評估解隔。
日期: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