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在地滋味,是家鄉的味道。《漾台中》本期嚴選5家在地老牌小吃,從台中火車站、美食重鎮公益路周邊,一路到大雅和清水,不僅為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更是登上《台灣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及「500碗」入選名單的排隊店家,帶您一起大飽口福!
日期:2025-03-27
我很少介紹高檔餐廳,不過農曆春節前,一位好友邀我去富錦街一家名為「十里。尋」的餐廳,我先Google一下這家餐廳,評分是5.0,看起來似乎很有來歴。不過,台北高檔餐廳大多分佈在仁愛路,忠孝東路一帶,我很少聽說民生社區有著名的好餐廳,我一開始充滿好奇。
日期:2025-03-09
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據衛福部最新數據,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2021年快轉了17秒。值得注意的是,罹癌患者年齡層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與增加癌症風險有關,要防癌就要防「這10個字」!
日期:2025-01-29
新年的迎春之旅,從蘊藏美感的建築當起點,漫步這些對遊客敞開大門的公共空間,看生硬的展館如何變身為設計景點,近身感受獨具一格的五感美學,順遊周邊景區、品嘗美食,收拾輕行囊、帶著輕鬆的心情出發,走春接福,感受島內慢旅的魅力。
日期:2025-01-23
冷冷的冬天喝一碗味噌湯,溫暖又舒服,加上味噌是天然發酵食物還可以補充好菌,但是如果直接丟進熱鍋裡煮,恐怕好菌會死光光。腸胃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享正確煮法,不僅可以煮出味噌的美味,也可以將好菌保留下來,但林口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提醒,千萬不要喝太多,因為味噌含鹽量很高,喝太多會增加罹癌風險。
日期:2025-01-17
除了珍珠奶茶跟雞排,台灣人的特殊飲食僻好可以稱霸全世界的應該是嗜吃火鍋,台灣人超愛吃鍋,一年可以吃掉三億份,不只寒冷冬天愛吃鍋,連爆熱夏天,火鍋店依舊生意滿滿,台灣人再熱也要吃鍋。超過85%的台灣人不論季節每個月至少會吃一次火鍋, 尤其重度火鍋成癮者可以一周連吃好幾次。來看看網路上火鍋吃貨怎麼說「火鍋是氣溫60度也不能放棄的東西」「因為火鍋店裡面冷氣很涼,吃個麻辣鍋搭配飲料冰淇淋,爆熱急凍更是暢快!」可是,這樣養成狂吃火鍋的習慣,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下來真的沒問題嗎?
日期:2024-11-29
「我想做市場上沒有的東西。」養心茶樓創辦人洪國席是餐飲業的門外漢,31歲那年一口氣就開了3間餐廳,更同時挑戰蔬食、台菜及麵包坊。養心茶樓在2013年一開幕就為蔬食界帶來一股旋風,餐廳不但天天客滿,還很難預約。他笑道:「養心茶樓比我們預計的還要受歡迎,一個月營收近千萬元。」好成績的背後有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這是他為了太太而開的餐廳。洪國席的太太從小吃素,兩人相識後,經常一起用餐,「那時候吃素的人很不方便,而且素料偏多,我吃不習慣。」全家一起去吃港式飲茶,選擇更少,他心想:「能否以港式飲茶的方式做蔬食和點心,還要讓吃葷的人感覺不到是素食?」他的策略很成功,養心茶樓在蔬食店已成為名店,持續拓展。因台菜競爭激烈,去年收掉滿穗台菜,轉型為「Yache韓式蔬食」,去年9月主打年輕的副品牌「養心沙龍」進軍新店裕隆城,目前養心餐飲集團年營收3億。
日期:2024-11-11
自清末至今,斗六一直是雲林的縣治中心,如今也是縣內人口最多的城市。古城在保留老屋聚落的同時,也奮力翻轉出新生命,還在的舊店翻新留古意、新進駐的品牌融入文創表現地方特色,在地居民與新移民聯手發揮創意,為老城市注入新活力。
日期:2024-10-30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4》周二(8/20)公布必比登名單,在4座城市—臺北、臺中、臺南以及高雄有126 家獲選,其中,臺北43 家、臺中27 家、臺南 31 家、高雄 25 家。今年有16 家新入選的必比登推介,臺北6家、臺中2家、臺南3家、高雄5家,其中超過一半是臺灣在地美味與小吃。2024年必比登推介名單涵蓋超過20種料理種類,台灣人愛吃的美食小吃通通都有。
日期:2024-08-20
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位於復興南路的清粥小菜一條街,也正式宣告將走入歷史,整個基地約六百坪將分別改建兩棟新穎大樓。
日期: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