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反高壓電纜行動,讓離鄉背井四十年的陳文雄,進行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尋根之旅。雖然抗爭失敗,但他藉著出書提醒民眾留意電磁波的潛在風險,讓行動堅定地持續。
日期:2016-07-21
Suming(舒米恩)一度想遠離部落、遠離家鄉,如今他藉歌唱,找到生命的方向,一首他與父親一同寫的歌,讓他的故鄉、原民音樂閃閃發亮。
日期:2016-07-07
曾威量還是北藝大的學生,短片《禁止下錨》卻已經勇奪「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獎」。從新加坡來台求學6年,他早與這片土地結下不解之緣。短片裡刻畫著台灣人看見卻不願理解的故事,隱隱提醒,許多角落裡的事,需要你的更多關心。
日期:2016-03-03
詩人洛夫被稱為「詩魔」,這不僅指他詩中帶有「魔性」,他在《歸屬》中寫下:「上帝用泥土捏成一個我/我卻想以自己作模型去塑造一個上帝」。所謂「現實」,揉造了洛夫其人,超現實的語言和想像力,卻完成了他的詩;無論時代如何喧囂,他堅定地在創作路上前行。
日期:2015-12-31
「今天按時吃藥了嗎?別忘了趁熱吃飯,要乖乖全部吃完喔!」門諾送餐員不只送上便當,更願意坐下來陪長輩們聊聊心事,讓這些被遺忘在花蓮偏鄉的獨居老人們,重新感受到愛與關懷。
日期:2015-09-10
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回到四十年前,那時候的台灣,剛告別「香蕉王國」的黃金歲月,那時候的台灣,只有三家電視台,一份報紙只有三大張,那時候的台灣,已退出聯合國,外交處境步步邊緣化,當時有句潮話:「莊敬自強,處變不驚」。這座島嶼上有一群可愛的年輕人,他們成長在豐衣足食的環境,他們聽著美軍電台長大,他們想像中的「祖國」,和「世界」一樣遙遠,他們抱起吉他,幾道和弦就逼出心中的千言萬語,於是另一句潮話出現:「唱自己的歌」。從「金韻獎」到《大學城》,來自校園的「素人歌手」風靡全台,從鄉土情懷到民族大義,名為「民歌」的清新歌曲,串起台灣社會的情緒,如果每首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許多歌連在一起就是一個時代,二○一五年,「校園民歌」問世四十周年,《今周刊》特別企畫,用五個關鍵字,帶你一窺台灣曾經最有生命力的一場文藝復興。
日期:2015-04-02
世人為慶祝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創造了聖誕節,神聖如華人的農曆新年,處處藏著屬於各民族的歷史典故、民間童話,英國人為什麼玩拉炮?瑞士人的聖誕老公公是頭公羊?義大利人期盼老巫婆到家裡?從這些外國人口中,一探屬於他們的聖誕節文化、你意想不到的節慶故事。
日期:2014-12-11
或許是了解他的「熱情逼人」,所以有事去台南反而不敢讓他知道,可卻還是經常被他逮到,或拎著一大袋食物出現在演講的地方,或帶了幾箱飲料忽然在劇場的後台冒出來,罵說:「幹,來台南也不說!都是人客看到店裡你的簽名跟我說的!」
日期: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