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融合傳統與現代,擁有四季分明自然美景的國家,從古都京都的歷史韻味到北海道的壯麗雪景,每一處都值得細細品味。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探索這些美景?答案就是「包車旅遊」!
日期:2025-03-28
台中市政府近年來積極興建社會住宅,並以「共好」為精神,進一步在公共空間結合托育、醫療與社福等設施,以滿足不同年齡層的生活需求,使台中好宅以共生、互助的鄰里關係,成為理想社區的典範。
日期:2025-03-27
今周刊今(19日)舉辦「ESG永續台灣第五屆國際高峰會」,其中上午場的「零碳雄心的實踐,科技、金融與城市協作」,邀請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進行專題演講。林修銘從資本市場的角度,闡述 ESG 議題在全球及台灣的重要性。他指出,即便面臨國際政治局勢的變化,永續發展仍是不可逆的趨勢。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將視野聚焦於台灣的城鄉發展與地方經濟的活絡,陳美伶提出企業參與地方創生的多元途徑,包括採購地方創生團隊的特色產品、鼓勵員工參與體驗經濟與志工活動,以及建立長期的策略夥伴關係。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點明能源轉型的急迫性,並深入剖析面對間歇性再生能源,傳統電網所面臨的嚴峻挑戰。透過數位化、整合化與智慧化的新一代電網技術,以及創新的 iVPP 智慧虛擬電廠平台,能有效協助企業進行能源管理、綠電採購與儲能優化,不僅降低營運成本,更提升永續競爭力。
日期:2025-03-19
「你要勾勒人生的樣貌,看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天生喜歡美麗的事物,所以進了晶華。」「定錨後,我會再去勾勒人生願景,我不要關在屋子裡,我要走出去,去世界各地,穿梭在各大機場,那時我的工作是人資、公司治理,我不想要世界這麼小,就透過念書去看世界。」台南晶英酒店總經理李靖文是個遠見主義者,她對自己的「下一步」很有想法。在中學教英文時,已準備出國留學,在瑞士讀完飯店管理後進入飯店,從儲備幹部當到總經理。她還是個學習狂,擁有近50張證照,人資、芳療、中醫…。到上海復旦大學讀總裁班、政大EMBA台商班、澳門科技大學念工商管理博士班,她不停止的朝著目標、堅定地走著。
日期:2025-03-18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3-12
還有2個月就是報稅季,租屋族期盼的「租屋抵稅」新制將在今年上路,單身租屋、家庭租屋可抵稅數千至1.2萬元。不過根據民間團體調查,過去不僅申報租金抵稅比例極低,且有高達54.2%租屋族因「房東因素」而無法使用租金抵稅,有2成租屋族根本不知道租金可以申報扣抵所得稅,導致新制美意恐「看得到吃不到」。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與社會住宅推動聯盟週二(3/11)與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共同呼籲,內政部應針對已加入補貼系統(社宅包租代管、租金補貼)的租賃雙方進行專案宣導。同時,財政部應應設置「房客抵稅申訴專線」,並公開宣示若收到房東妨礙租金抵稅投訴將專案查處,以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民眾黨日前聯手在立法院大砍「媒體及業務宣傳費通刪60%」,民進黨立委李坤城受訪表示,藍白日前刪減、凍結國土署預算,導致租金補貼受影響,一邊大砍宣傳費用、一面又要求政府要多宣傳好政策,亂砍預算的矛盾已經逐漸浮出。而內政部國土署則是發新聞稿回應,房客若遇到房東以漲租、解約或變相要求房客負擔稅費或限制申報租賃支出抵扣所得稅等不當方式衍生租約法律糾紛,可以市話或手機直撥法扶基金會「住宅租賃糾紛諮詢專線」412-8518 (手機加02,撥通後轉2再轉6),以獲得租屋法律服務支持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日期:2025-03-11
媒體披露花東快速公路因造價高、效益不足,遭交通部退回,引起花蓮縣長徐榛蔚強烈反彈。交通部次長陳彥伯周一(3/10)澄清,是請公路局補強後續內容,並研究分段建設的可行性評估,「並不存在退件的狀況」。陳彥伯強調,中央近8年已投入於逾3,264億新台幣,改善花東鐵公路建設,累積已完成或正在執行中的計畫,也超過2208億,「花東地區交通建設是政府高度重視議題」。
日期:2025-03-10
位於台北天母的大葉高島屋,申請將商場面積「扣除」樓梯、車道等公設,以便釋出更多商場空間,2022年獲得柯文哲市府核准變更,最後將原本五樓的停車場改為商場。週四(3/6)遭爆,此案多年前曾被郝龍斌市府建管處認定不符法規,卻被柯市府放行,遭批是「京華城翻版」。一位熟悉建築法規的專家更強烈質疑,柯市府同意變更,究竟是明知不合法卻「故意誤導」還是「專業不足」?
日期:2025-03-06
許多遊客來到新加坡,無不前往濱海灣這個現代化的地標區,欣賞摩天大樓與著名的魚尾獅,或搭乘游船暢遊新加坡河及濱海灣,沿途欣賞兩岸繁華的都市景觀,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夜幕低垂後,沿著河畔餐廳品嚐美食,沉浸於燈火璀璨的夜景之中,更是許多遊客心目中難忘的旅遊體驗。然而,很少人能想像,這條如今風光旖旎的河流,曾經是一條臭氣熏天、污穢不堪的黑水河。在1977年以前,只要聞到刺鼻的惡臭,人們便知道新加坡河就在附近。如今的潔淨與繁榮,背後卻是一場長達十年的艱鉅整治工程。
日期:2025-03-04
編按:龍應台2021年移居台東,開啟她在都蘭山中、太平洋畔的生活。離開城市,到沒有房子、沒有車聲、甚至沒有人的語言的地方,想讓腳板踩在柔軟濕潤、土味瀰漫的爛泥巴上,想讓耳朵聽見夜鳥的呼叫,想讓眼睛注視一片葉子、葉片上的梗、梗上的一隻螳螂、螳螂腿上一根一根的刺。想知道,不以「人」為中心的世界可能長得怎樣?從龍應台的山林野居,透過「注視」,將自然與人緊密聯繫,並從中挖掘出更深層的思考,從生命的脆弱到一草一木、一蟲一獸的神奇,無不揭示對生活以及存在的深刻扣問。
日期: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