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那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那次共有627項結果
台股

台股崩跌!低接科技股時機到?想撿便宜又怕接刀斷手,先看「兩個指標」再決定

經濟前景未明、通膨居高不下,導致金融市場震盪加劇,雖然上周台股周線翻紅,但截至今(12)日收盤,已連續2個交易日下跌,且再度失守「萬四」關卡,投資人一方面膽顫心驚,另一方面也想知道,目前是否為低接好時機?

日期:2022-07-12

國際總經

安倍晉三夫人出生日本森永製菓家族,吐露安倍當年辭職內幕:我在車上沿路哭泣「那真的是活在地獄的日子」

編按:根據NHK報導,67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週五(7/8)在奈良大和西大寺站附近演講時,約在上午11時30分(台灣時間10時30分)中彈倒地,安倍由直升機緊急送到醫院治療,送醫途中仍有意識和反應,但後來傳出心肺功能停止,沒有生命跡象,經過搶救後仍傷重不治。安倍晉三2006年以52歲之齡首次擔任日本首相,成為日本首位戰後最年輕的自民黨總裁和日本首相,被視為改革的象徵。任職一年後因潰瘍性結腸炎於2007年突然請辭。2012年再度出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兩度出任首相的政治人物。2012~2013年,各國的經濟逐漸從雷曼兄弟事件的打擊中重新站起。然而,日本的經濟力量卻只能保持事件前的三分之二,日本遭遇逐漸惡化的通貨緊縮,國內的經濟環境維持疲弱不振的狀態。於此同時,外交上也碰上了棘手的領土糾紛,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局面。在這個時間點,曾被譏為「落跑首相」的安倍晉三,從地獄中重新站了起來,當選自民黨的黨魁,並在日本國民不看好的狀況下,再次就任日本首相。上任後,於短短的時間內,大動作的處理各項經濟與外交的種種問題,重新贏得日本國民的信任。本文主要描寫安倍晉三在沉潛的這段時間的改變。

日期:2022-07-08

台股

短線抱三天就算久,想抱長要研究基本面,利用股市喬哥關鍵價策略,找出安全進場點

在股市打滾超過20年,股市喬哥悟出一招多空雙贏的關鍵價策略,是台股面臨空頭走勢的當下,持續立於不敗之地的絕活。

日期:2022-06-30

話題人物

張淑芬談死亡:張忠謀是我唯一的掛念,所以我一定要活得比他久

張淑芬是由姨媽帶大,從小就比同齡早熟,每當看到一片墓塚,都有繁華落盡,過盡千帆的寧靜之感,「我不會因為缺少而遺憾,卻常因得到而歡喜。」她認為,人要珍惜,尊重自然,對他人與萬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有益處,所以她推動減少資源浪費的惜食、節能節水課程,號召大家幫助弱勢的那些專案,都可見其殊途同歸的生命觀。

日期:2022-06-24

科技

研發獨家模組化濾網晶圓先進製程不能沒有它 從訂單掛零到五年賺四倍濾能絕地逆襲

濾網除了用在冷氣機外,也是晶圓代工廠的先進製程中,不可或缺的夥伴;一名台積電前工程師看見商機,轉身投入這個領域,並在台灣先進製程市場獲得過半的市占。

日期:2022-06-08

國際總經

贊成聯準會積極升息「9月不可能暫停」 屆時通膨未降溫,克里夫蘭Fed總裁:是我會做出升息50基點決定

克利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梅斯特 (Loretta Mester) 周五 (3 日) 表示,她沒看到通膨見頂的充足證據,因此贊成聯準會 (Fed) 未來一系列積極升息。

日期:2022-06-04

個人成長

當年差點讓貝佐斯喪命的她 如何從亞馬遜的菜鳥助理,一路奮鬥成為Google首任幕僚長?

時間回到2003年初,某天上午,亞馬遜(Amazon)初級助理安‧海亞特(Ann Hiatt)辦公桌上的電話響起,來電者是一名直升機駕駛員,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叫海亞特「不要緊張」,但,接下來的內容,卻讓海亞特雙手不停顫抖,連筆都握不好。

日期:2022-06-02

科技

采鈺趕過日商變影像晶片代工龍頭 兩殺手級產品催出台積小金雞市值千億路

「脫胎」自台積電,低頭耕耘近二十年,成為代工領域另一個隱形冠軍,這是即將在六月上市的興櫃股王采鈺科技。這家過去專門服務台積電大客戶的公司,是如何擊敗日本百年大廠,一路超車領先?

日期:2022-05-25

國際總經

市場3大「鬼故事」,讓全球股市跌不停…經濟學家拆解真面貌:美通膨「這時間」開始下降

近期升息風暴來襲,全球股債市值大幅縮水,美國聯準會持續透過升息應對高通膨,令外界憂心,全球股市究竟到底了沒?對此,專家點出,目前市場共有3大「鬼故事」,估計升息最恐怖到7月,下半年可能放緩升息,同時市場預估,美國通膨下半年將逐季下降。

日期:2022-05-23

金融

在彰化和朋友合資近300台挖礦機,卻遇上幣圈泡沫連電費都無法打平...一個以太幣玩家的入坑告白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習慣。好的習慣能幫助我們更有效達成自己的目標,讓生活過得更好。投資理財也是一樣的事情。想要發財賺大錢,就必須建立好習慣、戒掉壞習慣,例如增加能創造收入的「資產」、減少奢侈消費這類「負債」。

日期: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