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昌明曾是電視圈有名的鐵公雞,連老婆曾雅蘭都受不了罵他小氣。但過了中年心境轉變,對愛的人花錢不再手軟,願意出百萬讓老婆把整口牙弄好,讓她買包、陪她吃大餐,還四處出國旅行,並答應她「有一天,我會給你有能力範圍的全世界」,讓熟知他之前個性的人,都刮目相看。
日期:2022-04-17
作者托比.馬帝斯身為一名稅務律師,他的使命是幫助投資人和企業主留住更多財富、成長更多財富。他是安德森法律集團的創辦合夥人,幫助安德森從商業與資產規畫開始,發展成業務蒸蒸日上的稅務和註冊經紀服務公司,在全美國有數以萬計的客戶。托比.馬帝斯表示,自己的成功歸結於總是持長期觀點。長期的觀點要多長?⸺無限!所以他把自己的方法稱作「無限投資」,並告訴學生,持有的期間是永遠。買進某樣東西的目的不應該是獲利時賣出。當然這並不表示永遠不要賣掉資產,這只表示買進的目的不是要賣出,而是要用這個資產來持續創造資金,這樣就可以避免不是以事實為基礎的魯莽決策。更重要的是,就算他們賣掉了,也不是把資產賣出,而是把這個資產換成別的資產,因為他們看到別的地方有更好的機會。
日期:2022-04-15
開運大師詹惟中在疫情前買下位於士林、108坪的豪宅,以及8個車位。投資房地產向來「危機入市」的他,這一回卻在2020年疫情爆發時就進場,沒想到買到低點。他欣喜道:「現在住得很舒服,回不去了。」他明瞭自己無法留財,30歲賺到錢後,開始投入房地產,當作存錢。最高記錄存8間房子。目前只保留3間百坪宅,市值逾2億元。
日期:2022-03-29
房價漲個不停,讓想買房的人負擔越來越沈重,許多銀行近年趁勢推出40年房貸,拉長還款期減輕房貸族的還款負擔,卻讓一名網友十分納悶,「為什麼很多人覺得40年房貸一定要還完?」
日期:2022-03-26
「我老公家裡的房子再多,那也是他的婚前財產,跟我沒有關係。他的房子我們確實共同使用,卻始終不是共同擁有。我不要求他在房產證明上加入我的名字,但我要求自己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日期:2022-03-02
最近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終於,還清了房貸,然後住進了養老院。」這是日本老年人詩詞創作比賽的其中一個作品。短短一句話,道盡了一生辛苦還房貸的矛盾感…
日期:2022-01-17
「投資越簡單,人生越樂活」的樂活大叔施昇輝認為,年輕人一定要買房子!因為人年長了之後,房東不一定會租房子給你「就會陷入租不到房子,也買不起房子的困境。」他也分享,第二間房子才是用來賺錢的,第一間房子「買得起」最重要,更開出「4個條件」的房子給年輕人參考,「不要台北市、不要電梯、不要停車位、離捷運站遠。」他還說明,房貸不用太早還,用薪水來投資0056,因為「擺明著套利」。
日期:2021-11-04
問題錯了,答案也會是錯的。老了,不會租不到房子;沒錢,才會沒地方住。你不用擔心房子越來越貴;應該努力讓自己的身價超過房價的漲幅。
日期:2021-10-22
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日期:2021-09-15
不少民眾都知道若能善用保單的特性,可以達到資產傳承的目的,不過,其中卻牽涉不少稅務問題,特別是贈與稅的部份。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日前表示,民眾自己的保單要保人,若是無償變更為別人的名字,這樣的行為也屬於贈與,若該保單價值超過當年度贈與稅免稅額220萬元者,仍需主動申報並繳納贈與稅。
日期: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