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挺過2022年逆風,隨著升息進入尾聲、防疫保單停售等消息,金融族群是否迎來新一波行情?對此,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表示,2023年投資金融股可聚焦在股利金額維持與過去相同水準標的,其中又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股為最佳選擇。
日期:2023-02-06
網路上最常討論的,就是去男友家的「洗碗問題」。去對方家,到底要不要主動幫忙做家事呢?
日期:2023-01-24
近日難得跑比較遠,要到中和遠東工業區,出版社人員安排了印刷廠的參觀,覺得這是很有趣的體驗,去看看自己的書怎麼誕生的,那裡應該算是書籍的產房、嬰兒室這樣。過去是有點路程,搭了台UBER趕緊過去,等待時間有點久,手機顯示約5分鐘,但車就是還不來,拖了10多分鐘後終於抵達,一上車看著年約30多歲的運將大哥,我先開了口:「大哥您好,剛剛看手機圖示您的車都沒怎麼動,請問是怎麼了嗎?」
日期:2023-01-19
5歲時,為了避難搬到水吉鄉下和外公同住,耳濡目染下,外公做木材生意,其為人處事的身教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影響鄭崇華的人格養成,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好老師。
日期:2023-01-19
冬雨卡在厚厚的雲上,不知道到底會不會落下來,台北市南機場夜市旁的巷子,一群身穿紅制服、臉上滿是風雨痕跡的男人,在擺設破敗的小倉庫門口,或蹲或站,偶爾脫口幾句嘴砲,卻維持著非常專注的神情,把幾台高壓清洗機擦得晶亮,換上新機油。
日期:2023-01-17
同樣都是沒繼承遺產,為何還有分「拋棄繼承」和「自願不拿」呢?兩者差別在那裡?我該選擇那一種比較好呢?聽說有人欠銀行錢所以不繼承遺產,但選錯不拿遺產的方式,結果日後房子被拍賣,賠了好幾百萬元,是真的嗎!?遺產分割協議被撤銷是什麼意思?本文律師一次說明清楚,以後千萬別弄錯了!
日期:2023-01-17
遊牧民歷經年輕時卡奴、壯年時社畜的日子,現在是超級散戶,身價數百億韓元。不過,他認為,愈是經常投資股票的人,愈需要有自己的工作;工作可以暫時冷卻因投資一頭熱的腦袋。
日期:2023-01-16
政府宣布「還稅於民」普發現金6000元,預計要發出1400億元,但政府可用歲計賸餘剩1250億元,估至少舉債150億元,在野黨怒轟政府財政管理失準。近年因疫情衝擊,各國難於降低國債,反觀台灣國債占GDP比重逐年下滑,至今年僅剩28.5%,遠優於世界平均,而台灣的國際投資部位(NIIP)截至2021年也高達GDP 205.1%、世界排名第四。台灣堪稱家底雄厚、世界財政資優生,政府舉債發錢給全民有問題嗎?關鍵就在價值選擇與世代正義。
日期:2023-01-06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長蘇貞昌1/4宣布將普發現金6000元,還稅於民共享經濟成果,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有不同意見,認為所謂的「稅收超徵」是實徵數大於預算數,但實際都是政府應該要收的稅,問題突顯出行政失靈,預算編列過程有很大的問題,導致連2年預算超出4000多億元,讓人民覺得政府荷包滿滿,但人民日子卻苦哈哈,因而產生相對剝奪感。對此,名嘴汪浩在臉書列出6點,回應外界對中央普發現金的疑問。1. 政府每年有收入和支出預算,但這三年因為全球對資通訊產品的需求增加和台灣防疫出色,台灣2020-2022三年出口和經濟都好於年初預期,因此政府2021和2022年從企業收到的稅超過年初預算。這不是高嘉瑜所說的「政府行政疏失而超徵稅」,這是全民配合政府防疫,努力生產出口,取得經濟和財政好於預期的成果,全民都應該很驕傲才對!2. 現在大家討論的是這部分不在原來2022年支出預算中的,多收到的4500億怎麼花?總統決定分成四個部分花,包括1000億汽油價格和勞保補貼;1000億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就是苗博雅想要的各種對弱勢族群的補助;700億返還地方政府;剩下的1800億中,普發現金1400億,留下後備400億。這種分配方式面面俱到,雖不能讓任何人特別滿意,卻也照顧到所有人,出口紅利,雨露均霑。3. 但是,苗博雅提議的許多補助或花錢方案,可以由2023年總預算來處理。不要把2022年一次性多收到的稅如何花,和政府長期的產業支持或照顧弱勢族群的方案混在一起。不然,如果2023 政府稅收不足怎麼辦?4. 我是主張台灣繼續成功的「小政府,大社會」政策,不要受西方福利主義影響,政府一旦要設立各種補助或福利,要取消是很難的。但將超收的稅一次性發給全民,不會成為習慣,大家開心一下而已。要相信老百姓比政府官員更知道怎麼花錢對自己好。5. 有人擔心發現金會造成通膨,這是誤解。這4500億都是會被花掉的,用不同方式花掉,錢都會流回經濟體系中,總量約佔GDP 2%,影響有限。除非將這4500億都拿去還長期國債,才有財政緊縮,壓制通膨的小小效果。6. 通過對油氣價格補貼來壓制通膨不能長久,還是要靠自由市場機制來調節供需,才能解決通膨。
日期: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