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賴政府駐美人事布局也受到矚目,負責督導民進黨國際事務的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楊懿珊,內定將接任駐美副代表(公使)。楊懿珊的第一份政治工作就是擔任副總統(前駐美代表)蕭美琴的民進黨駐外專員,又是外交部長林佳龍核心幕僚,可以說是各大系統的最大公約數,是她出線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期:2024-07-17
美國前總統、2024年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此前曾揚言,一旦重返白宮,勢必不會讓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留任,不過川普於16日態度髮夾彎,他表示不會在鮑爾任期結束前免除其職務,並同時呼籲,聯準會應避免在11月總統大選前降息。
日期:2024-07-17
社交媒體平台 Truth Social 母公司川普媒體與科技公司 (Trump Media & Technology) (DJT-US) 股價周一 (15 日) 大漲,係因市場反應前美國總統川普遇襲以及其機密文件案被駁回的消息。川普媒體一度大漲 50%,最終收漲近 32%,至每股 40.58 美元,為 6 月 12 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也創下自川普媒體與數位世界收購公司 (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Corp.) 合併以來的最高成交量。
日期:2024-07-16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賓州造勢活動中躲過刺殺,許多學者、政治觀察家與媒體都認為此一事件將對現任總統拜登選情不利。不過,美國政治史上對總統與其候選人的政治暗殺事件雖然相當頻繁,但回顧歷史資料, 參選人或其政黨獲得的選票受到刺殺案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雖然一般認為遇刺者會獲得更多同情票,但對手陣營也同樣會因此激發危機感。證之於美國總統大選歷史,政治暗殺會激化選情,但幾乎不可能就此讓候選人反敗為勝。
日期:2024-07-15
市場觀察家表示,在美國前總統川普遇刺後,交易員最初將湧入避險資產,並重新評估與他的候選資格最相關的交易。
日期:2024-07-14
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次電視辯論後,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陣營氣勢低迷,《紐約時報》報導拜登正考慮是否退選,遭到白宮強烈駁斥。師大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表示,陣前換將乃兵家大忌,且民主黨目前潛在人選也沒有能過贏過川普。除非拜登自行退選,不然民主黨挺拜登繼續選的機率高。而美國的選舉制度也會讓選舉結果不一定會和總票數一致。路透民調顯示,在多位被外界點名的可能替代人選中,前第一夫人蜜雪兒(前總統歐巴馬的夫人)最有可能擊敗前總統川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民調則指出,副總統賀錦麗出馬戰川普勝率比拜登高,但在誤差範圍內。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指出,目前距離大選還有四個月。川普容易失言自爆的特性,讓選舉增加很多變數,拜登若能在民主黨提名大會登場前做好準備,仍有機會把氣勢拉回來。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則從美國總統首場辯論分析,移民議題會是這次美國總統選舉關鍵,美國通膨嚴重,民眾會更在意社福分配和移民問題,加上川普善於簡化問題,甚至用錯假訊息來攻擊,這也是拜登身為執政黨,比較居劣勢的地方。
日期:2024-07-11
美國總統拜登面臨越來越大的外部壓力,前議長、現在依然是民主黨聯邦眾議員的裴洛西(Nancy Pelosi)10日呼籲拜登慎思;身為民主黨忠貞黨員的影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表態,要求拜登放棄連任。
日期:2024-07-11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2輪投票,左翼政黨聯盟跌破眾人眼鏡成為最大贏家,意外躍居國會第一大黨,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聯盟緊追在後。投票前勝券在握的極右派國民聯盟反落為第三,雖未能成為國會最大黨,但也拿下史上最多席次。
日期:2024-07-09
今周刊編按:日前有媒體報導,美國華府巴金森氏症權威去年8月起至今年3月,曾8度到白宮,總統拜登健康情形備受關注,拜登的發言人表示,拜登並未接受巴金森氏症治療。然而經過6月2日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拜登災難級辯論後,民主黨內勸退聲仍不斷,拜登在寫給國會民主黨人的一封信中,堅定拒絕要求他退出美國大選,並呼籲民主黨團結起來,擊敗前總統川普。
日期:2024-07-09
英國反對黨工黨在7月初結束的英國大選中贏得議會多數席位,取代了14年執政的保守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也順理成章成為倫敦唐寧街10號的新主人。新任副首相則由有著一頭紅髮的44歲副黨魁芮納(Angela Rayner)出線。當外界好奇並關注施凱爾的過往經歷、背景時,你更不能忽略芮納的人生經歷,因為堪稱是翻轉社會底層的傳奇。芮納不僅16歲輟學懷孕生子,更在37歲時就當了阿嬤,如今一夕躍升全英國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
日期: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