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於2/17早上8時40分在新竹台大醫院過世,享耆壽94歲。周一(3/10)舉辦告別式,根據民眾黨公布的告別式流程及訃聞,柯承發告別式8時30分進行靈前誦經,9時舉行家祭,柯文哲大約8點53分抵達新竹市殯儀館,順利趕上告別式家祭流程,新竹市警方也派出多名警力到場協助交管、維安。柯文哲在不公開的家祭追思上痛哭說:「兒子不孝,不能陪你人生走完最後一程,請不要為我擔心,保佑媽媽身體健康」。「前兩次爸爸都努力睜開眼看我一眼,我知道你一直撐著要等我出來,但我只能停留半小時,我想叫他卻發不出聲音,第三次被叫出來的時候,我只能靜靜流淚,靜靜握著他的手,我知道父親一直在等我,我卻再度讓父親失望,沒有辦法在最後一刻陪他」。柯文哲因京華城等弊案被收押,周一7點多離開北所,穿著看守所服裝但手腳未戴戒具,原定8時10分抵達,但因塞車延遲大約50分鐘,在戒護人員安排下,從新竹市立殯葬館景行廳後方的遺體處理室進入告別式會場。柯文哲在結束家祭儀式後,到台前向來賓說,「各位親友,非常謝謝大家今天來送我爸爸最後一程,各位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謝謝大家來幫忙,請大家放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還是以最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如果有機會再登門跟大家一一說謝謝,今天就沒辦法在這邊跟大家致謝,謝謝大家。我先告退。」柯文哲在10:16離開告別式會場,支持者則在場大喊「阿北加油!」柯文哲隨即在戒護人員陪同下離去。柯文哲這次向北所請假奔喪獲准,參與儀式時間約僅30分鐘,柯媽媽何瑞英一早現身靈堂、來現場送別丈夫,媒體詢問她是否希望柯文哲能待久一點,柯媽媽回說:這不是我可以決定的啊!民眾黨方面早前也表達期望北所、矯正署等相關單位,能考量人道關懷精神,讓柯文哲盡量有充足時間送父親最後一程。告別式流程:9時30分向各界致哀感謝,並介紹柯承發生平事略9時40分公祭11時封釘、發引(出殯時靈柩出發)11時30分羽化,後長眠於新竹市大坪頂「永恆之丘」納骨塔
日期:2025-03-10
梅爾茨即將成為德國總理,他的親商立場、跨大西洋傾向及對中國強硬態度備受關注。梅爾茨傳記作者戈法特分析,出身歐洲議會議員的梅爾茨重視歐盟價值,也是標準的「跨大西洋派」,對中政策將與美國同步。
日期:2025-02-24
今周刊編按:本篇投稿作者許富舜醫師是柯文哲在台大醫院的學生,在2014年也曾是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時幹部,曾散盡家財、財富歸零地全力挺柯。許富舜指出,2014年柯文哲就有收受現金、卻未入政治獻金專戶的問題。圍繞柯文哲的金流與政治透明爭議,使得外界對其是否能維持過往形象的純淨性產生疑問。許富舜認為,這些爭議同時提醒我們:選民是否會因候選人的意識形態訴求而忽略其治理能力與誠信問題?
日期:2025-01-23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深陷各種弊案後辭職,遭起訴後仍被羈押禁見中,下一任黨主席人選引發關注。民眾黨代理主席、立委黃國昌週二(1/14)透過臉書宣布參選,並透露與柯文哲對談至夜深的內容。黃國昌指出,這場「深夜對談」中,柯文哲對自己的案情一字未提,心心念念的都是台灣民眾黨的未來。「阿北多次叮囑,台灣民眾黨以一人政黨起家,但不能以一人政黨持續」。而另一名潛在人選,柯文哲前心腹蔡壁如週二則說,黃國昌目前對她仍是「未讀未回」,她已登記中央委員選舉,但黨主席補選,「最好是團結一個人」,她自己「不是非選不可」。蔡壁如也鼓勵黃國昌可以「主帥親征」,競選2026新竹市長,能帶起一股選戰趨勢,鼓舞整黨士氣。對此,黃國昌稍晚回應,2026選戰策略,全黨會上下一心討論跟規劃,著眼的不是只有新竹市而已。
日期:2025-01-14
總統米萊以「電鋸狂人」之姿,推動極具爭議的自由經濟改革。激進政策在全球掀起熱議,他的理念並非權力,而是堅持亞當斯密的「自由經濟原理」。
日期:2024-12-31
(今周刊1463)看準中央無法對地方財政需求袖手旁觀,縣市首長對於撒錢兌現「有感政策」樂此不疲,一旦《財劃法》上路,地方憑空多出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經費,很難期待你我的稅金會花在刀口上。
日期:2024-12-31
高舉公開透明、清廉旗幟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入兩大弊案,遭檢方起訴求處重刑。走過10年,這個政壇新星,成了自己最痛恨的貪汙嫌疑犯,他究竟走錯了哪一步?
日期:2024-12-31
頂著台大名醫光環,因葉克膜、太陽花學運打開知名度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連兩屆當選台北市長,甚至一度角逐總統大位,曾被視為備受期待的第三勢力,如今重重跌落神壇。因涉貪被起訴的階下囚、人設逐漸崩解,或許這一切要從錯綜複雜的「亂帳門」開始說起,《今周刊》本篇就帶讀者回顧柯文哲的投身政治之路。
日期:2024-12-26
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身陷京華城弊案、政治獻金假帳案,至今已收押113天。台北地檢署周四(12/26)偵查終結,柯文哲涉收賄、圖利、公益侵占3罪共求刑28年6月。對此,民眾黨緊急應變小組開會討論對策,將於下午14時召開記者會,對外公布後續黨內規劃。而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主任陳智菡稍早受訪表示,北檢有證據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沒有證據就放人,並二度重申「我們的主席就是柯文哲」。而立法委員黃國昌則在臉書表示,政治辦案斧鑿斑斑,為了構陷柯文哲,無所不用其極地踐踏司法,挑戰一般人的智商,「功在黨國」四個大字,北檢當之無愧。律師黃帝穎也在臉書表示,柯文哲收賄,朱亞虎認罪行賄是人證,金流及帳冊是物證,北檢偵結記者會引用起訴書證據,等於用證據重重打臉民眾黨黃國昌對檢廉的政治口水與法盲謾罵。他表示,民眾黨黃國昌曾嗆北檢「有證據就起訴」,北檢嚴謹偵結,羅列各項證據,柯文哲貪污收賄真的如黃國昌說的「有證據就起訴」。而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也在臉書發文,她翻出柯文哲曾上電台節目暢談政治觀,然而兩人自2017年世大運期間,柯宣稱赴上海談兩岸一家親,演說稿事前有送國安會,被她揭穿「說謊」,兩人關係生變,感嘆「不勝唏噓!」周玉蔻也在留言回應網友「柯媽媽確實要負很大責任」。
日期:2024-12-26
編按:梅克爾的人生宛如一部引人入勝的史詩,橫跨分裂與統一的德國,親身經歷了時代的巨變。她在東德度過35年,從戰後廢墟中成長,在高牆下磨練意志;又在統一後的德國走過35年,親眼見證柏林圍牆倒塌的震撼時刻。最終,她以16年總理生涯寫下傳奇,展現了女性領導者獨特的視角和魄力。在這部她親筆撰寫的回憶錄《自由》中,梅克爾不僅回顧了執政期間的重大情勢、危機和決策,更深入剖析從政歷程。她描繪了總理府的日常運作,以及在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做出關鍵決策時的戲劇性時刻。梅克爾細膩勾勒出國際合作的演變軌跡,也坦率地揭露了當代政治人物在因應全球化複雜議題所面臨的壓力。
日期: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