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遠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遠見共有473項結果
科技

隱身在臺灣科技政策重要的推手 帶領您走進科技政策的後臺 解讀科技島的關鍵密碼

《地緣政治中經「疫」求新-解讀科技政策關鍵密碼》探討了如何在變局中以科技應對挑戰、創造機會,從晶片供應鏈到數位轉型,讓臺灣不僅在全球科技產業中占據了關鍵地位,也展現了國際社會中獨特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日期:2024-12-09

科技

AI讓台灣被世界看到,政策推手現身說法!《解讀科技政策關鍵密碼》揭如何累積點滴「榮耀台灣」

在ChatGPT推出後,AI成為科技產業的主流,《今周刊》出版新書《地緣政治中經「疫」求新-解讀科技政策關鍵密碼》,前後時空橫跨8年多,揭露台灣在半導體、人工智慧(AI)、生醫、太空、人文社會與科技、科技外交、科技女力等領域的重要決策。《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新書發表會中指出,這2~3年可以說是台灣的科技盛世,尤其半導體及AI,讓「台灣」成為全球焦點,享受前所未有的光環,這樣的榮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是許多幕前、幕後英雄,持續努力投入,點點滴滴累積而來的。蕭景燈博士表示,這本書是紀錄8年推動科技政策的形成脈絡,「這8年真的看到很多變化,有疫情、美中經濟戰、科技戰,包含ChapGPT,2022年底AI的力量爆發出來。」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這本書的內容很扎實,書中採訪了20位在過去8年在台灣科技政策等領域裡有重要貢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人,就沒有這8年科技的成果。」

日期:2024-12-06

品味收藏

RICHARD MILLE攜手紐約MOMA (現代藝術博物館),共譜藝術創新華章

• 雙方宣佈開啟多年合作夥伴關係,將於MoMA內傾力呈現多元且充滿活力的當代項目、展覽及藝術表演• RICHARD MILLE進一步深化與藝術界的緊密聯繫,彰顯品牌堅定支持前瞻性創造力與藝術革新的承諾• 此次合作首發作品為Christian Marclay的獲獎裝置藝術《時鐘》(The Clock)的回歸展覽。此影像傑作於11月10日起在MoMA隆重展出

日期:2024-12-04

科技

93歲張忠謀寫自傳老淚縱橫:彷彿重新活過一遍...曝三星李健熙曾約吃早餐,給「記憶體的誘惑」忠告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2018年退休後筆耕不輟,歷時6年,自傳下冊終於問世,而距離1998年的自傳上冊,已相隔26年。近來,張忠謀接受《遠見雜誌》獨家專訪,暢談《張忠謀自傳》寫作歷程、業界秘辛與台積電創辦歷程。該傳將近30萬字的上、下冊全集,於11月29日由天下文化正式出版。親撰自傳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18年退休後即動筆,卻因疫情與健康因素而寫寫停停,花了6年,才在93歲高齡,成就近20萬字、涵蓋54年歲月的下冊巨作。

日期:2024-11-28

科技

光電產業和農民爭地怎解?這公司抓住問題痛點…謝金河:成立30年終於轉盈,股價爬上百元

早起的鳥兒:董基旭的遠見最近太陽光電頻傳弊案,光電蟑螂啃食光電利益,弊案叢生,有些縣市議會的議長都遭到收押,台南市堪稱是震央。今周刊製作了一個專輯「光電棄嬰」,外商泣訴在台灣「連命運都快丟了!」

日期:2024-11-27

品味收藏

阿布達比羅浮宮和 RICHARD MILLE 攜手揭幕 Art Here 2024

阿布達比羅浮宮和瑞士高級製錶品牌 RICHARD MILLE 攜手揭幕第四屆阿布達比羅浮宮 Art Here 藝術展,此展覽將展出至 2024 年 12 月 15 日。此展覽著眼當代藝術作品,為海灣 GCC 國家和北非的新興和知名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平台。它代表著此博物館對文化對話和創新的貢獻,展出了形形色色的作品,體現該地區豐沛而充滿活力的當代藝術精神。

日期:2024-11-26

金融

「謝謝爸爸把貪玩的我帶回台大」蔡明忠獲頒名譽博士!回憶當年1通電話叫他回來,至今沿用父親印泥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週五(11/15)獲頒臺灣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等眾多貴賓到場祝賀,富邦集團總裁夫人蔡楊湘薰、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等家族成員齊聚出席觀禮,諸多好友及富邦集團高階主管也到場觀禮。

日期:2024-11-15

國際總經

川普2.0,中國犯台風險增還減?外媒爆台灣將提5千億軍購清單…如何變身吞下去超不舒服的「豪豬」

根據《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報導,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台灣當局將砸150億美元(約4838億元台幣)並擬購買清單,包括洛克希德馬丁的神盾級驅逐艦、諾斯洛普拉曼的空中雷達系統E-2D先進鷹眼;F-35戰機、愛國者防空飛彈等,都在清單內,堅決向新任美國總統川普證明抵抗中國的決心。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周一(11/11)回應,面對中國在台海及區域間日益增加軍事威脅,台灣與周邊國家都持續強化國防嚇阻力量,展現自主防衛決心。她說,台美之間本來一段時間都有相關的軍事需求盤整和討論,但目前尚無新一階段的討論。川普將重返執政,其以性格不可預測性著名,更曾言要台灣交保護費,因此川普2.0任內,中國未來侵台風險是增是減?國防部前軍政副部長、華府喬治城大學前講座教授林中斌認為,北京大戰略向來是「超軍事手段優先」,盼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他研判未來至少4年,中美競爭格局雖然不雙,但雙方都會嘗試避免發生戰爭。此外林中斌也認為,總統賴清德人格特點就是可塑性很強,從當年任台南市長時主張「親中愛台」,當閣揆時轉變為「抗中保台」,以及賴擔任前總統蔡英文的副總統時謹言慎行,到當總統後提「中國台灣互不隸屬」等,就展現其可塑性。他研判,此可塑性對未來可能影響,就是假設美國哪天快要為了台灣和中國起軍事衝突,因此要求台灣與北京接觸或對話時,賴總統不會抗拒,也因此他認為未來4年兩岸會有所接觸。提出知名「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的哈佛大學傑出榮譽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認為川普重掌白宮後,對歐洲影響將大於亞洲。他分析,川普在第二任期對於台灣的態度,將更聚焦於「交易性」的互動,因此川普會問「你能為我做什麼?,而我又該為你做什麼?」奈伊分析,川普未來不會去大幅更動美國對台軍售方向,因華盛頓常以協助台灣的「豪豬策略」來譬諭,亦即若中國想吞下它將會非常不舒服。因此,他認為軍備上,美國仍將優先考慮機動性高、不易摧毀的類型。

日期:2024-11-11

科技

營運撞牆還被台積電取消優惠,美國恐要接受英特爾「不行了」的事實!3理由證明,不拆分就是輸

最近,有關英特爾的兩則外電新聞很吸睛,第一則是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三年前剛上任時因惹惱台積電,導致痛失原本四折的訂單優惠。

日期:2024-11-04

聰明理財

股市忽高忽低,如何在大盤震盪時,利用「品質」、「股票評價」和「成長」三大指標來掌握「賺錢好時機」?

「品質」、「股票評價」和「成長」是價值投資的三大核心,接下來我們將把這個架構再延伸至重要的一步:我們要把這3個面向放在一起,並探討它們之間的互動。而且我們也要回答一個問題:「在為投資組合選擇個股時,品質、股票評價、成長,你應該犧牲任何一個面向嗎?如果是,應該犧牲哪個?」

日期: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