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家Kahneman以心理學實驗來研究經濟行為,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Kahneman與其研究夥伴Tversky提出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在這個理論中指出,人們並不是理性的進行經濟行為,而是存在許多的心理偏誤,而心理偏誤的研究也成為財務行為學的重點。隨後Shefrin與Statman兩人延伸了展望理論,發現人們為了避免後悔,很快地把獲利的股票賣掉(即便它還有機會再漲),同時繼續抱著虧損的股票不放(即使它可能會繼續大跌)。這種投資人的心理偏誤,就是有名的「處分效果」。
日期:2013-10-09
九月十九日,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意外宣布暫緩收回QE,全球股市瞬間沸騰,彷彿過去四個月「資金派對散場」的陰霾終於散去。然而,派對散場是遲早的事;一時的延後退場,反而可能引發更多問題;美國公債價格會不會加速泡沫?新興市場會不會更多動盪?而首先擺在眼前的,是柏南克決策逆轉所透露的現實,美國財政問題恐怕比你想得更難善了。
日期:2013-09-26
延宕十多年的《派遣法》草案,終於在今年六月又重啟研議大門,此次修法,有關企業使用派遣比率無上限、僅排除六大行業用派遣等規章,讓勞工團體和學者跳腳。針對台灣派遣亂象,到底該如何解?
日期:2013-09-26
為了撲熄主計總處公布實質薪資倒退的民怨,基本工資好不容易調漲了!但是我們的勞動市場,真的有因此改善嗎?除了「22K」現象,逐漸惡化的「派遣工」,正在改變台灣的就業形態。糾紛不斷、立法延宕,濫用派遣已成為台灣薪資倒退16年的幫凶!
日期:2013-09-25
事發第三天,馬英九總統親上火線,以「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台灣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為這起「關說風暴」定調。不少人將焦點擺在王金平恐卸下國會議長一職後的政治效應,但更多人關心的是,特偵組的監聽行動是否合理?一般民眾的隱私權會不會受國家機器濫權侵犯?
日期:2013-09-12
財經作家名諭爸,曾是群益金鼎證券台中分公司的冠軍營業員,在長達十五年的營業員生涯中,一位身價數十億元的蔡姓大戶,開啟了他的投資視野。而這位十年獲利十億元的大戶,讓名諭爸學到的,不只是操盤的技法,還有更可貴的投資修養與智慧。
日期:2013-08-29
為什麼大戶與散戶命運差很大?《今周刊》針對一百位超級營業員進行調查,透過他們第一手觀察發現,兩者在認賠及獲利態度、進出場及加碼時機等五種投資行為,皆大不相同,想要終結虧損命運的散戶投資人,一定要知道。
日期:2013-08-29
編按:《兩岸服貿協議》將在立法院九月份新會期處理,各界討論仍然持續,其中,前國策顧問郝明義先生始終穩守「為自己熟悉的產業理性辯論」立場,本文為他的最新評論:龍應台最近的發言,需要一談。
日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