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二三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上,照顧機器人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之一。但是日新月異、非常吸睛的照顧機器人,距離取代「推輪椅的外籍看護」,還有很長的距離,原因是⋯⋯。
日期:2023-01-17
鈺樺是一個需要輪椅代步的身障者,大學畢業後,她想找份文書工作,但她每次去面試,不是被拒於門外,不然就是發現應試的公司沒有無障礙空間,她連從辦公桌移動到廁所都沒辦法,根本無法讓她工作。在台灣,像鈺樺一樣的身障者,就業率不到常人的一半,即便參與職業訓練,等待期還比一般人長至少五倍。
日期:2023-01-17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深深刻畫在現代人腦海中的一句話,《今周刊》在二○二三年年初,採訪三家為身障與弱勢權益奔走的社會企業,探討他們如何利用科技,解決某種社會痛點,進而建立公司能獨立營運的商業模式。
日期:2023-01-17
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是什麼?最快樂的事又是什麼?一位安養中心的阿公、阿嬤沒有選「財富自由」,沒有選「為社會貢獻」,反而端端正正為《今周刊》寫下「種菜」,那是他們最大的快樂了。另一位長輩用同樣娟秀的字跡,寫下「教育」,他則認為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每個人生都不同,遺憾、快樂卻都是環環相扣的學分,11位生命夢想家,11種修煉人生學分的方式,無論遺憾、快樂都能從中萃取養分,完整了他們的人生。
日期:2023-01-17
國內超商老二全家,店數雖不及龍頭統一超,但靠著2016年的咖啡App快速累積會員。如今,他們要如何靠家戶需求,真的把 「全家變成你家」?
日期:2023-01-17
隨著各國陸續解封,觀光商機再次復甦,許多外國人選擇到台旅遊,更被「台灣濃厚的人情味」深深感動。旅台的法國文學部落客博磊(Pierre-Yves Baubry)分享,日前他到北捷板南線搭車,發現乘客不小心將飲料打翻在車廂內,隨即目睹北捷工作人員「6分鐘神救援」的過程,驚人的處理效率讓他不禁在推特上大讚。
日期:2023-01-17
刻意拉出距離感,用小說的形式寫下反送中後香港人和離散港人來台後的心境變化,二十九歲的沐羽獲得二○二三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組首獎。反送中期間沐羽在台灣,雖然不斷兩邊跑,來來回回,但他認為自己不算在場,他說,「我的寫作就是通過我的不在場,所以那個『煙街』我沒有在場,我只有在語言上的『應該』在場。」
日期:2023-01-17
研究證實,使用化學殺蟲劑的農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比率遠比都市人高,法國當局因此制定了嚴格的自然酒官方定義。但消費市場的反應,關鍵仍在是否好喝?
日期:2023-01-17
蘇恒賢與友人在中國柴達木盆地,擁有栽種面積最大、施以有機農肥的枸杞田;他為此創立摩奇坊切入包裝食品市場,是一位台商希望扭轉台灣食安形象的創業故事。
日期:2023-01-17
老人送餐,只有慈善團體能做嗎?成立迄今3年的社會企業「銀色大門」,用它堪稱「老人版Uber Eat」的軟體,證明科技不僅能填補送餐的社會痛點,更能成為一門自給自足、不靠捐獻的生意。
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