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2-18
行政院會今(15)日通過「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2項選罷法總計修正117條,主要為完備候選人的消極資格,限制曾犯違反國家忠誠、黑金槍毒、賄選前科及被判重刑重罪者的參選資格,至於獲黨內提名犯「搓圓仔湯」罪者,不僅不得登記為候選人,對其推薦的政黨也處以連坐處罰,依選舉種類判刑確定人數,處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建立深偽影音移除機制及健全競選罷免活動規範等,如能順利於2024年總統暨立委選舉公告發布前完成修法,即能適用。
日期:2022-12-15
不只餐飲業喊漲,搭計程車也變貴了!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北北基計程車跳錶價將從現行新台幣70元漲為85元,間隔由80秒縮短為60秒,預計明年4月1日上路。此外,春節每趟多收30元,明年1月17至1月29日實施,共13天。近年受到疫情、物價通膨壓力,油價仍在高點等影響,上月傳出北北基計程車有意調漲起跳價,從70元提高到100元,延滯計費跳錶的秒數從現行80秒縮短成60秒,還推出「颱風豪雨價」,颱風天、豪雨載客單次加收50元,杜絕計程車司機亂喊價。當時北市公共運輸處副處長尚錦堂回應,已經收到工會的漲價申請案,會送進雙北市計程車費率審議委員會審議,目前正在徵詢委員可以開會的時間,最終由委員會審議准駁,不見得開一次會就敲定,若最後同意漲價,北北基營業範圍內5.6萬輛計程車適用,但需約3個月時間重新設定車程車錶,最快明年才會上路。根據交通部調查,去年計程車平均每月營業收入為4萬1771元,不過若是扣除油價、停車費等相關支出,淨收入僅剩2萬1996元。(原文刊載於2022/11/16,更新時間為2022/12/15)
日期:2022-12-15
淨零排放、永續發展是國際趨勢,桃園為台灣國門,在各項城市發展政策上總能與國際接軌,紮實接收國際經驗、內化成為城市養分,而來到政策的落實面,仍需產業與市民的高度配合。一座城市的進化需要全面向的投入,政府、民間、產業、人民缺一不可,在生態物流推動上,桃園如何做到由上而下的帶動政策落地執行,如何凝聚市民的共識、引起共感且願意投入,值得一窺究竟。
日期:2022-12-15
氫能發展是國際高度重視的能源議題,目前全球已有17個國家公布發展策略,20多國更公開承諾將訂定氫能策略。在我國,也將建構產業及運輸所需無碳燃料供應體系、提供氫氨與生質燃料,做為邁向2050淨零的重要能源轉型策略。而擔任國際組織ICLEI全球生態物流社群主席城市的桃園市,在面對工業城市須兼顧永續發展平衡的課題中,望見氫能發展的挑戰與機會,現正大刀闊斧推動發展。
日期:2022-12-15
近年台灣精品超市越來越多,包含Mia C’bon、city super、微風超市等都深受有錢太太青睞,創造出貴婦經濟學,尤其日本頂級水果價格令人瞠目結舌,但仍有忠實消費者買單。最近架上悄悄出現連日本人也不知道的「紅瑪丹娜」蜜柑,3公斤要價約3600元。反觀台灣國產柑橘雖然甜度世界第一,卻很難賣到精品價,昔日被稱為水果王國,超市架上自其他國家進口的蔬果比例卻越來越高,直到今年為止,台灣水果出口已萎縮六成,農產貿易逆差高達126億元。
日期:2022-12-14
巨大看到什麼?兩家經濟報紙的頭條新聞都是巨大,工商時報的標題是:庫存炸鍋,巨大票期展延⋯⋯經濟日報:巨大延票砍單⋯⋯結果是巨大開盤股價隨即跌停,美利達,桂盟等和自行車有關的公司股價都重挫。
日期:2022-12-14
外媒《CNN》日前點出,台灣必須改善「道路安全」問題,才能吸引和留住國際遊客,直指台灣駕駛、機車騎士橫衝直撞,同時也引述專家評論,指出台灣彷彿像「地獄」般的交通對觀光構成問題。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一(12/12)出席「道路交通安全科技發展與政策願景」研討會時表示,此次CNN報導是針對人行空間不足,這幾年內政部有推動公路路線設計標準,針對社區設計人行道,這是新建的部分。王國材說,比較嚴重的部分是在既成道路,人行道無法貫通、騎樓可能會被佔用、駕駛不尊重行人路權,交通部會和各地道安會繼續努力。今年4月立法院《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44條修正,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者,罰則將從3600元提高到6000元,下週就會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三讀通過就會盡快上路。王國材說,他個人期待罰則可以再更高一點。
日期:2022-12-13
分別地處台灣最南與最北的直轄市,高雄與新北擁有腹地廣大、人口數多、產業多元等特性。然而,近幾年在產業發展與區域聚落上出現哪些轉變呢?由《今周刊》今(9)日舉辦的「經濟關鍵報告論壇」,邀請來自各地產官學界人士齊聚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首先由高雄市揭露發展藍圖。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提到,高雄近幾十年經歷了輕工業、出口加工與重工業時期,工業底韻相當深厚;而未來高雄產業的轉型,將朝向「S狀廊帶」發展。
日期: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