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遊戲開發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遊戲開發共有128項結果
國際總經

投資新啟蒙——Roblox開創新生態觀察

Roblox正重新定義遊戲與社群邊界,從每月逾3.8億用戶到強化生成式AI生態鏈,Roblox成功吸引Z世代。它不僅是遊戲,更是虛擬經濟與沉浸式體驗的象徵,與眾不同的市場潛力正引領遊戲產業邁向新世代烏托邦。

日期:2025-01-15

科技

輝達財報出爐、盤後股價竟然這樣走!黃仁勳上菜重點必看,台灣9家GB200供應鏈起床等開獎

輝達(NVIDIA)在美國時間周三(11/20)盤後公布財報,收益超出了銷售和收益預期,同時對第四季預測也優於預期。結果顯示,輝達正在繼續快速成長,同時市場對其強大的AI人工智慧晶片需求仍然很高。輝達第三季財報數字中,營收350.8 億美元,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預期為 331.6 億美元;每股盈餘調整後 0.81 美元,而LSEG 調整後預期為0.75 美元。第三季調整後毛利率為75%,與去年同期的水準持平。輝達並表示,第四季銷售額估約375億美元上下2%,而LSEG調查的分析師預期為370.8億美元,預測意味著季增約 70%,較去年同期265%的年增率有所放緩。輝達營收持續飆升,在截至10/27的季度中年增94%。不過,週三開盤輝達股價則是開低,早盤跌幅一度超過3%,終場收在145.89美元,下跌1.12美元或0.76%,而財報公布後,雖然數字符合預期,但盤後股價卻是一度跌逾4%。

日期:2024-11-21

生活消費

周杰倫演唱會實境出爐?大巨蛋「下水道模擬器」搶嘸票也嗨!工程師超有才「周董快送他票」

周杰倫12月將在台北大巨蛋舉辦演唱會,15萬張門票一開賣便秒殺,搶不到票的粉絲只能捶心哀嚎,開玩笑表示不惜鑽進大巨蛋下水道,都要聽周董唱歌。一名遊戲工程師聽到大家心聲,設計一款下水道模擬器,只見畫面中一堆粉絲早已在下水道佔好位,還能清楚聽到周杰倫高歌經典歌曲「擱淺」。逼真畫面一出,讓粉絲們隔空向周董喊話,快給這位工程師一張門票!

日期:2024-11-03

政治社會

這款解謎遊戲讓事實查核變有趣,紅遍50所學校!三名日本大學生,如何用遊戲翻轉教育?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今年初將「假訊息」列入全球首要風險,並指出假訊息將加劇社會對立,威脅民主制度運作。擔憂假訊息帶來的危害,日本慶應大學一群熱心的大學生去年開發出一款電玩遊戲「Ray的部落格」,透過遊戲互動傳授查證技巧與媒體素養概念,在2024年獲得《朝日新聞》的大學SDGs行動獎,去年更獲邀在Google於新加坡舉辦的「信任媒體峰會」分享,驚豔各國與會者。

日期:2024-06-17

科技

獨家專訪》黃仁勳欽點的醫療事業掌門人 輝達神助攻 生醫產業AI新生態來了

生成式AI帶動輝達業績、股價攀峰,執行長黃仁勳也積極投入AI智慧醫療與生命科學,應用場景從生物學、製藥、遠端照護到醫院都有,究竟輝達看見哪些潛力?

日期:2024-06-12

傳產

撕下「靠美女直播賺錢」情色標籤...17LIVE改革3招,1年由虧轉盈,狂吸5千萬會員躍亞洲最大直播平台

一家曾被外界貼上「情色」標籤等負面印象的公司,又經歷募資、赴美掛牌失敗、經營層動盪,17LIVE如何在引進專業經理人後,透過轉型策略改頭換面,一舉成為亞洲直播產業龍頭?

日期:2024-01-03

台股

經營權爭奪戰擴大...智冠刊廣告控企圖影響主管機關,網銀國際三點聲明反擊

遊戲大廠智冠科技與大股東網銀國際近來發生經營權爭執,雙方自2023年底起頻訊息隔空交火。其中智冠科技自2024年元旦(1/1)起在紙媒刊登廣告,指控網銀國際操控媒體寫偏頗新聞,且控網銀國際企圖透過買廣告,影響主管機關決定。不過網銀國際不甘示弱,在周二(1/2)發布三點聲明反擊,首先指出智冠藉股權交換案損害股東權益,卻購買各大報紙廣告責怪有意出脫股票的股東;第二,網銀國際指智冠董事長為私利無所不用其極,為抹黑該公司而將博弈產業汙名化。第三,網銀國際強調,該公司是台灣博弈遊戲開發商重要的一員,絕對不會像智冠公司以迴避置之,並且願意嚴守法令規範,也願與台灣眾多博弈遊戲商共榮共存。

日期:2024-01-02

傳產

三家公司大股東、獨董高度重疊 爭議情節雷同 巧合或預謀? 中福、樂意、西勝狂飆內幕

中福股票終於恢復交易,但卻被網友起底這家公司的大股東陳建、翁弘林、徐竚美,在爭議頻傳的樂意傳播、西勝國際也各有角色,他們的目的為何,引人關注。

日期:2023-11-01

國際總經

振興下猛藥 關注政策牛肉與長線潛力股 中國宣示拚經濟 陸股空翻多?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表現不如預期,陸股也差強人意,不過近期官方宣示將大力提振經濟,帶動陸股上揚,專家建議,接下來可觀察政策推出後的執行力,針對受惠產業擇優布局。

日期:2023-08-09

房地產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為什麼在台灣,這句話違反現實?

我常聽說一句,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日期: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