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在不斷的得失之間成長,而許育典教授便是在六歲時失去了左手,但這樣的大痛,卻讓他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體悟了「懂得」的道理。「面對生命,只要能夠懂得與慈悲,人終將自我實踐。」現職成大法律系特聘教授的許育典堅毅地說著。2024年3月的第二週,冬寒將盡, 煦煦春風拂進TIA的會場。許博士不平凡的故事,震撼人心,催人熱淚的奮鬥啟示者人面對逆境的感性與理性、應然與實然。以下為TIA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以及在美國華府創辦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的「傳奇台商」黃文局,對於許育典教授分享「因為懂得而慈悲的生命與法律觀」之感想:
日期:2024-03-10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羅傑波若佛(Roger Borovoy)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日期:2024-03-05
鄭家鐘曾任《工商時報》社長兼總編輯、中時網路、中天董事長、中視總經理,擁有30多年媒體經驗。他在職場遇到4位貴人,讓他一路從最基層爬到媒體最高層。50多歲離開媒體後、順利跨界轉型,擔任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喜迎人生第二春。「貴人到底是怎麼來的?」他笑道:「很難說,但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做得比別人突出,或者比自己想像得還要好的時候,你就開始在尋找貴人;有一句話叫做『只要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會出現』。所以,貴人到處都有,問題是你有沒有找上他?」
日期:2024-02-16
「許下一生一世的承諾前,有沒有一定要磨合或確認的部分呢?」這是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大概是因為離婚率居高不下吧,很多人都希望聽見專家(?)鐵口直斷地說「只要這件事合不來,絕對沒辦法一起生活」。平常面對無法當下回答的問題,我大多會在諮商或訴訟時遇見與該問題相符的情況後反覆思考,這個問題也是如此。我苦思很久,一直努力想要找出答案。終於,答案出現了。
日期:2024-02-07
自由工作者有機會發大財嗎?每當提到自由工作時,比起其他疑問,和金錢相關的問題總是數量最多的。印象中,自由和物質享受似乎是天秤的兩端,難以取得平衡。我在部落格固定更新相關文章時,常收到讀者來信,詢問我當自由工作者後,收入和以前相比真的有比較好嗎?大概要多久才會穩定?正式分享我的經驗前,想先聊聊身邊兩個真實案例。
日期:2024-02-01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再度訪台,除了出席輝達台灣分公司尾牙,還被目擊現身在位於北市松山區私房料理餐廳「鄒記食舖」用餐,同桌的貴客還包括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等人,引發熱議。這桌賓客光是身家就超過1.46兆台幣,其中黃仁勳身家高達350億美元、林百里是台灣首富也有94億美元、張忠謀25億美元,3人合計約470億美元,當晚可以說是含金量超高的一餐。而號稱台北最難預約私廚之一「鄒記食舖」又有多厲害?據了解,因為店裡1次只能接待兩桌客人,預約早已整年客滿。主廚周小琴在2019年開了這家餐廳,一開始是賣滷肉飯起家,如今成為當紅的一代私廚名店。對於能吸引政商名流到訪,在2022年專訪中提到,對於張忠謀成為座上賓,她相當激動,也清楚記得是蔡明忠董事長帶他來的,周小琴說:「我的人生值得了。」
日期:2024-01-31
往往每年春節的年後,不論是離職或跳槽,職場上多會經歷一波轉職潮,要如何在下一間公司有好的面試表現,是許多面試者相當苦惱的問題,除了得好好做一番功課,也不妨參考人資專家的說法,或許會大有助益。
日期:2024-01-29
「台灣錢淹腳目」,1980年代,台灣工業化成效卓著,經濟快速成長,許多人一夜致富,於是有人異想天開,鑽營以錢滾錢的致富之道。例如鴻源投資機構就是一家以高利率吸引大批民眾投資的不良企業,負責人沈長聲,當時許多投資人視他如神明,累積投資人數超過16萬,吸金總額將近千億。
日期:2024-01-26
「眼前像有道始終走不出去的迷宮」「胸口像情緒巨石壓住,連一絲喘息空間都沒有」「身心靈都被困在漆黑中,無法動彈」憂鬱症患者口中的形容詞彙,讓外界一窺疾病對病友所造成的巨大衝擊,或許是因害怕旁人的異樣眼光會造成二次傷害,或被貼上撕不去的標籤,僅有不到2成患者願意公開談論。肯愛社會服務協會(後簡稱肯愛協會)是國內第一個由憂鬱症病友所組成的非營利團體,20年來從搶救憂鬱症到精神疾病關懷幫助,透過希望與力量,陪伴每一位病友與家庭穿越創傷與憂鬱,讓愛成為最有效的療「鬱」力。
日期: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