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瀑布流瀉、處處是花園的百貨公司中閒晃,傍晚再與朋友去購物中心打雪仗,聽起來好不可思議。近幾年曼谷不斷出現頂級SPA、新開的設計旅店,以及打破框架、大手筆且夢幻的時尚購物商場,觀光人次甚至飆破三千萬,這座城市,究竟有多麼夢幻迷人?
日期:2015-12-31
十年前,出身農家的張智閔,辭去外商業務代表工作,五年前開始與太太兩人從路邊擺攤,一路做到芒果冰國際連鎖店。他從產地收購,把芒果變成一碗一碗價值倍增的品牌冰品,並發下豪語,要在全球展店三百家,做股市的水果類股王。
日期:2015-12-31
從菜農到合作社理事主席,農二代呂政諺勇於挑戰,不懼改變;他積極開發蔬果裁切業務,攻進大型主流餐廳,誓言做蔬果代工第一把交椅。接下來,更準備策略性籌資,進攻中國市場。
日期:2015-12-31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示警未來風險,中國需求萎縮,美國升息牽動新興市場神經,而油價漲跌直接影響物價波動,也關乎產油國命脈,並身繫高收債存亡。油價,極可能是二○一六年的最大黑天鵝。
日期:2015-12-31
過去,大家對東南亞的刻板印象就是「落後」,那裡是外勞和外配的來源地。從經濟角度來看,東南亞是台商設廠基地、拓展連鎖餐飲的新興市場,或者端盤子的出路。
日期:2015-12-24
一條湄公河,連結了東南亞多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今,它已不再是外配、外勞的來源地,也不僅是台灣年輕人下南洋端盤子的等號。一群來自台大、政大、清大等知名學府的七年級生,紛紛離開台灣的舒適圈,選擇在這裡上班!《今周刊》採訪團隊飛越一萬公里,深入東南亞四大城市,追蹤這些年輕人的海外奮鬥經歷。他們,領年薪百萬、跨文化經驗、累積資歷、尋找賺錢機會……。出走的理由很多種,但最大的共通性是,離家3000公里,已成為台灣年輕人的職場新選項。
日期:2015-12-24
全球精品業爆發危機!中國對奢侈品的消費力衰退,衝擊各大知名品牌,在香港上市的普拉達,股價就從高點跌掉七成;即使是經濟復甦趨勢最穩健的美國,精品業也同樣難逃股價跳水、業績暴跌的命運。
日期:2015-12-24
當台灣經濟停滯不前時,東協卻正在快速發展。想到東南亞各國力拚高薪,除了勇氣之外,還需要具備語言力、適應力、移動力。
日期:2015-12-24
勇闖東南亞,離家約3000公里,飛行3小時至4.5小時,每2、3個月回家一次,說著英語或當地語言……,這樣的工作形態,已漸漸成為許多台灣年輕人的職場新常態。
日期:2015-12-24
在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徐承義的印象中,最深刻的畫面就是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全台北停電,台北市復興北路的街道上,一片漆黑寂靜,但從很遠的地方,卻看見一道光。原來,他和瓦城的同事想盡方法找到發電機,持續供餐給客人,成了災後極少數營業的暖流。
日期: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