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造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造福共有331項結果
健康

和死神拔河搶命!台大醫院「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 虛擬3D列印數位孿生器官 跨科別高難度手術新里程

結合虛擬與現實世界,提供新視角與新體驗的元宇宙概念,現在也能應用在醫療,由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教授跨領域與臺灣大學電資學院洪一平教授合作所組成的「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研發團隊,榮獲國科會與廣達電腦補助,成功執行智慧醫療產學聯盟計畫。此計畫結合了臺大頂尖臨床團隊與3D影像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科技,致力於為跨科別、高難度手術,提供最高等級病情討論、術前模擬、醫病溝通、及教育訓練的元宇宙跨時空平台。臺大團隊同時分享兩病例,展示此創新平台的功能。

日期:2023-08-09

金融

被批特別預算皆舉債、作假帳,財政部秀數字佐證:以錯誤或偏頗看法誤導,國家財政不會進步

近日外界批「政府多項特別預算皆舉債、特別預算常態化及作假帳,破壞財政紀律」等,財政部表示顯與事實不符。「關心國家財政是好事,但基於事實就事論事,才是理性良好的討論方向」,針對錯誤評論,財政部特別製作字卡、提出數據來澄清。

日期:2023-08-08

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專輯

國研創新向前行: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院慶暨展望20高峰會

國科會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支持大學探索前瞻科技,促成上游到中游的科技研發,同時確保上中下游到產業各階段的科技發展可以順暢地銜接。國科會轄下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是協助國科會推動上述工作的重要幫手,國研院今年成立屆滿20週年,7月11日以「國研創新向前行」為主題,舉辦「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院慶暨展望20高峰會」,行政院陳建仁院長期勉國研院歷經了第一個20年的成長茁壯,第二個20年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幫助台灣學研界大步向前邁進,在全世界競逐領先的地位。

日期:2023-07-12

科技

我們沒有要搶人類飯碗!AI擬人機器人同台齊喊「不會造反」:開發者對我非常好、我很滿意現狀

全球首場人工智慧(AI)機器人記者會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9名各具特色的擬人機器人(humanoid robot)罕見同台亮相。眾AI機器人強調,它們的職責是與人類並肩工作並提供幫助,無意搶走人類的飯碗甚或推翻人類統治,儘管它們暗示自己當政府領導人會更有效能。

日期:2023-07-10

國際總經

內湖塞車靠捷運解決?向倫敦、新加坡學習...經濟學家解析:為何開徵「塞車稅」更能改善交通

繳稅就能改善塞車嗎? 經濟學如何大大改進公共政策,改變你我的生活。

日期:2023-06-09

職場

斜槓畫家發明摩斯密碼 開啟通訊新時代

一八四四年五月二十四日,人像畫家摩斯利用自製的小型電報系統,為通訊新時代揭開序幕。摩斯的求學之路跨足多元領域,但他從不依所學專業定義自我,才能實現傑出的發明成就!

日期:2023-06-07

教育

用數字衡量成就,有時會充滿錯誤!童子賢政大畢典演說:能肯定自己還幫助世界,才是正確方向

政治大學於上周六(5/27)舉辦畢業典禮,校長李蔡彥特別送給畢業生四個期許:不要停止學習、永保創業家和運動家精神,以及永懷熱愛。政大並邀請傑出校友、Meta台灣暨香港總經理潘先國致詞,他期許學弟妹們能保持彈性和適應力,並「凡事謝恩、保持謙遜」。而捐贈政大陳芳明書房、戮力協助人文科系發展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是應邀演說,提到希望畢業生謹記不要用數字衡量一切,保有人文素養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中,最重要的事。「同學們踏出校園後,要面對的是真實的人生經驗」他說求學時期書本內的知識是前人結晶,踏進實際的社會後要能敞開心胸,永保虛懷若谷的態度,並且要終身學習,闖蕩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你自己的經驗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勉勵同學在人生的磨練中,培養充分的信心去解決問題。「用數字來衡量這個世界,將會充滿迷失與錯誤」。童子賢認為社會往往僅用成績、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就,往往使得人們遭遇挫折,他提醒同學要找出心之所向,持續精進自己,當能力足夠時進而去幫助世界,內心會獲得不能被數字定義的成就感,讓自己與社會皆能變得更好,達成共榮的光景。以下為童子賢演說全文:

日期:2023-05-30

政治社會

影/「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蔡英文執政7周年,發表最後一次520談話!細數政績、提重中之重「2件事」

總統蔡英文2023年5月20日就職滿7周年,今上午在總統府發表任內最後一次520就職演說,蔡英文說,7年前抱著改造國家初衷,邁出改革步伐,讓台灣面貌和7年前有很大不同,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不可忽視的存在。她致詞也提到,「我們以全球視野處理兩岸關係」,台灣問題要用和平解決,堅守個堅持、信守承諾、維持現狀。以對話化解兩岸分歧,這是台灣不分黨派及對岸共同責任,「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之鑰」。

日期:2023-05-20

政治社會

國人年碳排達10.7公噸,面對國際淨零碳排台灣須以快精準應戰

今(5/10)社團法人台灣綠永續經濟發展協會假南港軟體園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綠永續經濟發展論壇」活動,SGS知識管理事業群鮑柏宇副總指出因應國際能源總署公布的能源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數據顯示能源使用的碳排放總量為2.75億公噸,占全球排放總量的0.76 %,全球排名第22位,人均排放量約為10.7公噸,反觀中國大陸堪稱世界工廠,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僅7.1噸還不到美國的1/2),顯示台灣在減碳排的行動力明顯不佳,其主要原因是台灣以燃燒化石燃料發電比例高達近80%(包括:煤近30%及天然氣近50%),並且能源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碳佔總排放量90%。如果台灣的能源政策不做重大改變,又人民減碳意識和教育不積極提升,想要於2050達到碳中和是一場硬戰。

日期:2023-05-10

科技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這一批不救上來,台灣沒希望了!」為何國立大學半導體所長看不下去 要開暑修課拉大二生一把?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危機,不僅在於少子化及投入理工學生的佔比大降,新生代人才的素質弱化,更儼然成為未來國內半導體圈的重大問題。在電子、電機系所等與半導體高度相關的大學教授眼中,如今從大學生至碩博士生,人才水準弱化的現象不一而足,原因不只少子化。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的九年一貫建構式教學,造成新生代學子的訓練強度不足,同樣導致現在大學生的數理水準明顯不如十幾年前的學長姊。為了挽救大學生的水準,有擔任國立大學半導體研究所所長的教授,親自跳下去「力挽狂瀾」,之前趁著疫情無法出國,連續兩年在暑假時開電路學課程,且針對大一升大二學生,而非碩士生。「我說,這一批不救上來,台灣(半導體業)沒希望了!」

日期:2023-05-10